文档介绍:种植设计笔记
二、基本原则
(一)以生物学为依据最大限度发挥“绿”的效益
1、建筑面积下降,绿化面积上升
2、注重普通绿化,注重生态效益
上海市:过去非常重视“见缝插绿”到现在的规划建设
建设外环50米的绿带
沿黄浦江绿地海岸
北京市:绿化城市隔离片林环状112平方公里
开始起动的第二层隔离带 1650平方公里
3、复层混交群落,增加叶面积系数
4、生物多样性(植物种植的灵魂),尤其是植物种类多样性
(二) 以总体规划的功能景区为根据,合理设计、合理施工
功能分区:文化娱乐区,观赏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
老人活动区(安静,利用小山、绿篱隔离),体育活动区,
公园活动区。
(三)植物种类应符合“适地适树”苗木供应、施工技术、养护管理、经济条件
(四)“意在笔先”地方风格、园林特色、整体局部、近期远期
三、一般技法
(一)园林植物的色彩、姿态、质感(色相、明度、纯度)、体量在种植设计上的运用
1、色彩
(1)色彩的属性
色相:即色彩的相貌,即物体反射了阳光光源所表现出的颜色
三原色:红,黄,蓝
二次色、三次色、暖色、冷色、中间色(紫、紫红、黄绿)
12个色相:绿、蓝绿、蓝、蓝紫、紫、紫红、黄绿、红、红紫、橙、橙黄、黄、
明度;也称色度、光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纯度
明度、色相相对关系
色相:白黄黄橙橙黄绿绿红橙蓝绿红蓝紫红蓝紫紫黑
明度:100 0
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指色彩本身的纯净程度
任意色+白=浅色调任意色+灰色=灰色调任意色+黑色=深色调
(2) 色彩的情感
轻重感:取决于色相、纯度
冷暖感
兴奋感、沉静感
远近感
面积感:明度高、纯度强(扩大范围)
主平积不大的范围内利用纯的高明度色彩植物扩大空间
色彩的生物象征和表情
种植设计中色彩的配色,多数情况利用三种以上相配(对比而不凌乱)
a 同一色相配色;利用色彩的明暗深浅度比来配色,使画面显的简洁明快,但长时间会产生视觉疲劳,可利用姿态的变化解决色彩单一产生的视觉疲劳
b 类似色配色:相邻色彩及90˚范围内
产生宁静的环境
绿、蓝产生清凉感
保留苦麦菜、蒲公英等野生植物做为很好的地被
c邻补色配色:一隔4---6块>90ْ<150˚
绚丽多彩,活泼愉快,如国旗
早春黄色连翘、红色榆叶梅
一串红+菊花
紫+绿构成典型的邻补色
黄、橙黄、橙、红橙、红、紫红、紫、蓝紫蓝、蓝绿、绿、黄绿
补色色相配色:对角线上两个,如绿-红、黄-紫、橙-蓝
对比最强烈,给人以强烈的对比运动跳跃感
无色彩(白、黑)与有色彩配色(发灰的同种色彩相配产生沉闷的感觉,若用无色彩或明度高的色彩夹于其中则色彩感颇佳)
(3)色彩-小结
·简单也是美——一个小区域内色彩不益过多或单一,一般1-3个色彩为佳,如是一个流动的空间则相应的色彩可丰富,“五色乱目,五音毕耳”
·背景:墙、绿篱、树丛、草坪
红墙前若配侧柏、桧柏,虽为强烈对比色,但由于色彩明度感不强给人以沉闷感
如皇家园林周边植物配置产生沉闷感,同时体现皇家的独裁
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