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五二班主题班会
不拿别人的东西
最近班里的同学经常说东西不见了,现金放在书桌里就不见了,笔放在笔盒里也不翼而飞了,周末刚拿来宿舍的牛奶一转眼变成空箱子了,U盘、纸巾、玩具、漂亮的笔记本、零食等物品都有丢失的时候。
想想
是自己放错了位置?还是被人拿
了呢?
当孩子私自拿了别人的东西
——父母很伤心,很没面子!
案例1:
诚信教育结出“诚实”的果实
一天晨读课,小组长检查家庭作业,查到丁某没交,我问她:“你的语文家庭作业本呢?”她说:“我交了,早晨一来我就交了。”看她的神情不像撒谎,我又查了一遍,可还是不见她的本子,我又让她检查了书包,她信誓旦旦地说:“老师,我真的交了,很多同学都看见我交的。”于是,旁边就有学生证实丁某确实早晨一来就到前面交本子。过后我又仔仔细细地在讲台上找了一遍。还是没找到,这个本子就成了一件悬案挂在我的脑子里。中午时分,丁某的妈妈急匆匆地跑来,手里拿着丁某的作业本,说放家里忘带了,所以赶紧给送了过来。“哦,原来是这样,可她今天早晨却一直对我说她交给我了。”听了我的话,丁某的妈妈一脸惊讶:“这孩子,怎么能骗老师呢?回去好好教训她一顿。”
畅所欲言:
校园中随便拿
别人东西的现象?
《乐羊子妻》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是一个不知道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乐羊子为了让自己的妻子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决定到洛阳城里学点本事多挣点钱。当乐羊子告别妻子背着行囊往洛阳城去的路上行走时,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心想:我有了金子,就不愁吃喝了,还去城里做什么工呀?还是拿着金子回家和妻子一起享受一下好的生活吧!于是他就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不料妻子得知事情经过后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放过原处,然后远远地出外拜师求学去了。
乐羊子妻不但不收丈夫拾来的金子,而且用“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典故说服丈夫,进一步指出因贪小利而失大节的危害,使乐羊子非常惭愧,知错就改并远寻师学。
范仲淹“封金不纳”的故事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人陷害数度被贬。
范仲淹历来以清正廉洁著称于世。他有一个好友临终时托咐给他一个用火漆封了口、并加盖了印章的口袋,对他说:“我一生的积蓄都在这里面了,现在,我把它与年幼的儿子一并交付给您了,由您处置一切吧!”好友去世后,范仲淹一面精心养育朋友的儿子,一面珍藏着这个口袋。曾经有一段时间,范仲淹家里穷得只能靠喝粥度日。有个巨富听说他有一个价值连城的口袋,想出巨资买下,范仲淹一口回绝了,说:“这是朋友的钱,我怎能私自动用?”
后来,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李太监也想要把这口袋“借去看看”,并以高官、厚利加以诱使,范仲淹依然坚决地说:“不是自己应得的东西,就不能昧心私用,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也是我做人的信条。”过了十多年,朋友的儿子己经长大成人,能够自立了。这时,范仲淹就把那宝袋郑重其事地还给了朋友的儿子。
三国时期刘备曾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上学期你们所学到的名句,老师也要求你们会写了,会背了,那我想请问一下班上的同学们有多少真的可以理解呢?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