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高空作业安全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空作业安全措施.doc

上传人:xinsheng2008 2018/9/24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空作业安全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旺源煤业公司联合建筑










山西省介休市绵山建筑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
2013年8月6日
1、高处作业与高处坠落:
要分析高处坠落首先就得认识什么是高处作业,按照国家《高处作业分级》的规定,建筑施工中的高处作业定义为: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这里的基准面是指最低的着落点而言,即从作业位置的高度至最低着落点的垂直距离达到2米时,就构成了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产生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从高处坠落造成伤亡事故;二是物从高处坠落砸伤人或设备。由于建筑施工中的任何物体自高处坠落时,物体不是垂直于地面下落,而是成抛物线轨迹下落,坠落的范围是随物体的高度而发生变化的。
设坠落高度为H,可能坠落的半径为R,根据国家标准规定,H和R之间一般存在以下关系:
H为2-5米时,R约在2米的范围内;H为5-15米时,R约在3米范围内;H为15-30米时,R约在4米范围内;H≥30米时,R≥5米。因此,坠落高度越高,危险性越大。所以,按照不同的坠落高度,高处作业又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特级四个等级,其相应的高度分别为2-5m,5-15m,15-30m及30m以上。
2、高处坠落构成分析:
建筑施工中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多种情况和多种因素构成的,多发生于临边洞口作业及脚手架、模板、龙门架或井架上的作业中,其坠落现象多种多样,如:架上坠落、悬空坠落、临边坠落、洞口坠落、屋面坠落、吊篮坠落、梯子坠落等。对各种坠落现象占高处坠落比例的统计数据显示:架上坠落占41%、悬空坠落占21%、临边坠落占14%、洞口坠落占12%、梯子坠落占11%、其他坠落占1%。
3、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
高处坠落的现象虽有多种多样,但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管理方面的原因
、施工企业对安全施工重视不足。有些施工企业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用投入较少;有些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包代管的方式,一包了之,缺乏必要的管理;有些施工企业在企业改制中,削弱安全管理机构,减少安全管理人员,造成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力量不足、力度不够;还有些施工企业不重视安全培训教育,私招滥雇一些无安全防护知识的民工,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教育,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预防措施不到位,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性不强,重点部位动态安全管理跟不上,工地安全检查与班组作业前对作业环境的检查不仔细。
、对施工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象的处理往往采取下不为例的作法,缺少实质性、有效的行动,无法起到警示作用。
、操作人员自身的原因
、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泊,在思想上不重视安全问题,总认为安全事故离自己很远,在工作中为了图省事往往冒险作业,作业人员存在侥幸心理。
、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尤其是有些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本工种作业中可能会在哪些方面产生安全问题和严重后果,如何采取防范措施。
、操作人员在了解《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与《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操作规程》的前提下,违反有关规定作业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操作人员没有经过必要的岗前培训就上岗,或某些特殊工种要求具有上岗证才能上岗,但操作人员却违反规定无证上岗。
、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原因
、安全帽、安全带不符合标准的规定;使用未取得建筑安全生产监督部门颁发准用证的安全网或安全网的规格、材质不符合要求。
、作业人员不按规定系戴安全带、安全帽,或系戴方法不正确。
、不按规定设置安全网,安全网封闭不严密。
、作业立足点、面积不够,跳板未进行满铺及有效固定。
、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的搭设与使用未制定专项方案及检查验收;作业部位不按有关规定搭设有效安全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的设置不符合要求。
4、高处坠落安全防范措施:
、项目部安全管理措施:
、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特点编制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监督实施。
、施工单位应做好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相关培训工作,进场前应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及培训,从事各种高处作业人员应进行专项教育及相关防范技能培训。
、高处作业人员上岗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安全管理员应参加安全技术交底并进行监督检查。
、从事特种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持证上岗。
、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