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气象学气候学各类知识点摘要..doc

格式:doc   大小:107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气象学气候学各类知识点摘要..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8/9/24 文件大小:1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气象学气候学各类知识点摘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名词解释(12分)
1、虚温: 同温,同压下  P温<P< SPAN>干,若压强不变,升高干空气温度,P干逐步减小,当P温=P干时,此时干空气的温度为Tv=(1+)T
2、焚风效应: 未饱和湿空气,受山地阻挡被迫作动力抬升后,沿背风坡下滑时形成的干
风,在坟风作用下出现气候生态环境迎风坡麓与背风坡麓截然不同的自然植被景观。
3、热岛效应: 由于人为热的释放,温室气体的排放,人类活动和城市的特殊环境,使城市的气温比四周郊区气温高,以市中区向郊外递减,好像一个热岛矗立在农村较凉的海岸上。
4、青藏高压: 南亚高压,暖季出现在亚州大陆南部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大型暖高压系统,因高原的加热作用而成,它的存在和加强可加太平洋副高的势力,对我国天气影响很大。
二、填空题(12分)
1、城市气候的特征为热岛、混浊岛 、干岛、 湿岛 、雨岛 等五岛效应。
2、雨层云国际简写为  Ns    ,卷云国际简写为 Ci3。
3、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冰期  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4、山地垂直气候带分异主要取决于纬度  和高度两个因素作用。
5、年平均总辐射最高值位于热带沙漠地区     ,在广阔的大洋表面,年平均总辐射等值线大约与 纬线平行。
6、阻塞高压一般位于 50°N 以北,能维持    5-7天  时间。
7、锢囚锋两侧均为降雨区    区,其中锢囚点上  降水量    最大。
8、海陆风以 1日    为周期,白天风向   海洋→陆地    ,夜晚风向   陆地→海洋。
9、电接风向风速仪自记纸小数部分为  0 、 3    、 7    。
10暗筒式日照计日照纸上当感光迹线为通过筒身横切面的一条直线时为二分日时间。
11、干湿球温度计差值愈大,说明空气湿度  愈小  ,干湿球温度计差值愈小,说明空气湿度  愈大  。
六、问答题(20分)
1、试举例说明正、负反馈过程对气候系统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补偿作用。
答: 当地面温度升高时,蒸发加大,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多,由于水汽对地面长坡辐射的不透明性,产生“温室效应”,从而使地表进一步变暖,蒸发增大,这是正反馈过程。另一方面,当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多时,云层增厚,云量增多,能减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使地表降温,这是负反馈过程。此外,云也有阻挡地表向外放射长波辐射的作用,若此影响胜过其对短波辐射的影响,也可以产生正反馈过程。因此,正、负反馈过程对气候系统各组成部分有相互补偿的作用。
2、试用气象学原理解释什么是“霜重见晴天”。
答: ①霜的概念
    ②霜的形成条件
   ③霜的形成原因
3、试述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
答: ①成因不同
②区域范围不同
③风向变化不同
④影响的气压中心不同
⑤季风势力强弱不同:东亚冬季风强于南亚,南亚夏季风强于东亚
4、试述大气环流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答: ①海气相互作用与环流
   ②大气环流与热量输送
    ③大气环流与水分循环
   ④低中纬度环流与气候
   ⑤环流差异导致气候异常
一、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20分)
1、相对湿度是不可以由仪器直接测得的,因为湿度的各种表示量在观测以后均需查湿度查算表(×)                                
2、日照时间不是可照时间,而是实照时间。                    ( √  )
3、气温变化的特点通常用平均温度和极端值——绝对最高温度和绝对最低温度表示( √  )                                          
4、太阳常数是大气上界当太阳位于日地平均距离时,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  
5、气候变化就是指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  ×  )
6、雾凇和雨凇是地表的水汽凝结现象,不是天气现象。        (  × )
7、通常所说的小雨、中雨、大雨等均是以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  ×  )
8、观测空气湿度的仪器有干湿球温度表,通风干湿表和阿斯曼。  ( √)
9、气旋、反气旋是天气系统,不属于大气环流的范畴。          ( ×  )
10、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强大而深厚的气旋性涡旋。      ( √  )
二、填空(30分)
1、将气压表的读数订正到(  仪器差)、( 温度差   )、(  重力差  )后的值即为(本站气压 )。
2、环流因子作为气候的形成因素,是通过输送( 热量  )显著的影响着各地的气候。
3、气候是用( 天气过程  )的(  综合  )来表示的。
4、气旋就是( 低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