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
病灶浸润深度≥5mm;包括位于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阴道穹窿、阴道直肠膈、肠管、膀胱和输尿管等
深部浸润型内异症分型:
Ⅰ型:大的圆锥型异位病灶,很少发生侵
入性
Ⅱ型:主要是造成肠道牵拉性的异位病灶
Ⅲ型:发生在阴道直肠膈深部的球形异位
病灶
发病机制
经血逆流种植学说(主导理论)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淋巴和静脉播散学说
免疫学说
内异症有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中有内异症的妇女发生内异症的风险升高7 ---10倍
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深部内异症是随妇女经期经血倒流,使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种植于盆腔腹膜,有着不同特质的内膜细胞逆流至盆腔中,黏附种植于腹膜表面,在周围异常的激素水平、炎性因子和免疫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新生血管形成,病变向腹膜深部浸润生长,并刺激深部的纤维结缔组织或平滑肌组织增生共同形成结节。
临床表现
内异症的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盆腔疼痛,包括痛经(继发性、进行性加重)。慢性盆腔痛(CPP)、
深部性交痛、肛门坠痛。
月经异常(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
不孕:40%—50%的患者合并不孕。
宫骶韧带触痛性结节。
侵犯特殊器官的内异症常伴有其他症状。
侵犯直肠:
里急后重,周期性直肠出血(便血)、腹泻、便秘或肠痉挛、严重时可出现肠梗阻。
直肠指检:黏膜外肿块,触痛明显,黏膜光滑完整。
泌尿道异位症 可侵犯膀胱和输尿管全层
症状
多表现为与月经周期有关的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
输尿管内异症常发病隐匿,多以输尿管扩张或肾积水就诊,甚至出现肾萎缩、肾功能散失,如果双侧输尿管及肾受累,可有高血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