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季羡林精选 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097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季羡林精选 课件.ppt

上传人:小枷 2018/9/25 文件大小:1.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季羡林精选 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学大师季羡林
被人们誉为国学大师,国宝,学界泰斗
1911年8月6日在山东临清出生,字希逋又字齐奘
6岁时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
12岁,考入正宜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国外文学发生兴趣
1930年,也就19岁的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
季羡林兴趣广泛,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
1935年9月,赴德国哥廷根大学读研究生,开启了学术研究的重要阶段。
季羡林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
1941年,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季羡林认为,在他一生六十多年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德国十年是至关重要的十年,他的学术研究发轫不是在清华大学,而是在德国哥廷根大学。
在哥廷根的十年,对于一介穷书生的季羡林来说,他所拥有的就是时间和书籍。学校孤独寂静的环境,正好给了他空前绝后读书的机会。这个时期,他大致阅读两大种类,一类是有关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书籍,另一类是中文书籍。这一时期,除了星期日和假日外,季羡林都要阅读,对当时世界上梵文、巴利文和佛教研究的情况,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
“我要你陪我走遍哥廷根每个角落”
她叫伊姆加德,是季羡林留学德国时,校友田德望房东迈耶家的大女儿。季羡林写博士论文,而论文在交给教授之前必须打印成稿。这可难住了季羡林,因为他买不起打字机,更不会打字。当季羡林要求她帮他打印论文时,她要的报酬是“我要的报酬,是让你陪我走遍哥廷根的每个角落。”每当伊姆加德帮忙打印完一篇论文,季羡林就会兑现承诺,带着她去哥廷根的某个地方逛。在接下来的4年里,季羡林在伊姆加德的帮助下完成了数百万字的论文,他们的脚步也走遍了哥廷根的大街小巷。
2000年,香港电视台一位女导演在拍摄季羡林的传记片时,专程前往哥廷根打听伊姆加德的下落。幸运的是,伊姆加德还在人间。还是那个房间,还有洁白的桌布,银灰色的老式打字机,桌前并排放着小方凳和深蓝色沙发椅……伊姆加德说:“瞧,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一直在等他回来。我的手指依然勤快灵活呢,我甚至还能打字!”这个固执而坚忍的女人,伴着一台老式打字机,一等就是60年。为了季羡林,她付出了一生的光阴和爱情。
1946年秋,回到北平,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
1950年到1956年,季羡林和北京大学的同事们陷入了会议与批判的漩涡中。“批判除了写文章以外,就是开会,开会与批判紧密相连,于是无日不开会矣。诗人冯至套用李后主的词,写了两句话:‘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从中可见当时我们的心情。”季羡林曾回忆说。
1966年至1977年,这段日子让季羡林回想起来,宛如做了一场噩梦。在这十年内,季羡林除了开会,被“打倒”,被关进牛棚,被批斗,被痛打之外,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搞学术研究。
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
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
2003年,因身体原因住进301医院,即使在病房里,每天仍坚持读书写作。
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学术著作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印度简史》
《现代佛学大系》
《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
《敦煌学大辞典》
《大唐西域记校注》
《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
《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
《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
《大国方略:著名学者访谈录》
《东方文学史》
《东方文化研究》
《禅与东方文化》
《东西文化议论集》
《世界文化史知识》
《敦煌学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