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米非司酮治疗4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考察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米非司酮对4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结果47例患者均在服用米非司酮后出现有暂时性闭经的情况,其中有10例在停药后30到50天内月经来潮,其周期恢复正常,经量减少,34例停药后直接进入绝经期,仅有3例患者因病情反复而不得不施予子宫切除术,%,其中的44例未行手术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 )mm与(±)mm,比较具有显著性(P<),且均在随后半年的随访中未见复发,同时,此44例患者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检查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P<)。结论米非司酮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米非司酮;临床疗效
功能性子宫出血(DUB)简称功血,为妇科临床的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中的性激素治疗法与刮宫法因不能获得满意疗效,因此长期以来不乏采用内膜电切术或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者,而自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得以应用以来,不仅在妊娠的终止治疗方面非常有效,而且已经在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及子宫内膜异位妊娠等多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疗效[1]。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5月将米非司酮应用于47例DUB患者的治疗,其疗效也十分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病人,年龄40-53岁,平均(±)岁,入院时阴道不规则流血持续时间1个月至3年,平均(±)个月,其中包括合并有例次不等刮宫史者28例,性激素与止血药治疗者44例,同时在所有患者当中伴有轻中度贫血者29例。
,对贫血患者的基础上进行输血,输液治疗和抗感染治疗。按照统一标准的临床多中心研究,评价患者出血,子宫出血术前用药。病理,子宫癌是排除病变和其他疾病。例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mg,一日1次,清晨空腹口服,6个月前,与拉米夫定治疗期间每月测量内分泌功能的时间,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在3个月内,盆腔超声随访。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内分泌激素水平,包括血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其他四。患者接受基本的监测,对贫血患者的基础上进行输血,输液治疗和抗感染治疗。按照统一标准的临床多中心研究,评价患者出血,子宫出血术前用药。病理,子宫癌是排除病变和其他疾病。例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mg,一日1次,清晨空腹口服,6个月前,与拉米夫定治疗期间每月测量内分泌功能的时间,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在3个月内,盆腔超声随访。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内分泌激素水平,包括血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其他四项。
3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指患者出现异常性子宫出血,经临床诊查后未发现存在全身或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因为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等原因造成的不正常子宫出血[2]。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等。临床研究表明无排卵性子宫出血占多数,无排卵性子宫出血发病机理为患者体内出现孕激素、雌激素等生成不足,故对患者补充适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是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