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9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896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9ppt课件.ppt

上传人:wangzhidaol 2018/9/25 文件大小:8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9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局部修订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潘国雄
2008年10月
修订依据
原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各地各单位反馈的意见及建议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第1号修改单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报告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08局部修订)主要修订内容
条文修改共 29 条。
设防烈度变更: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共 3 条。
材料性能:按产品标准修改,共 2 条(含强制性条文 1 条)。
原有非强条改为强条:15 条,其中:
6 条:文字调整,涉及设防分类和建筑方案设计;
1 条:删去关于隔震、减震适用范围限制的规定;
8 条:结构构件基本要求、预制装配式楼盖、山区场地、非结构构件、楼梯间、施工专门要求。
其他 9 条:涉及坡地、单跨框架、预制板应用、土木石民居构造措施,以及楼梯参与整体计算等。
一、关于山区建筑抗震设计的专门要求
强制性条文 条的文字适当调整,强调:“对于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建筑”。有关危险地段的划分,见规范 条,即“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将 条提升为强制性条文,要求:“建造于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的建筑结构,~ ”。
(增大系数的计算参见条文说明)
新增 条:山区建筑场地和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山区建筑场地应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设置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边坡工程;边坡应避免深挖高填,坡高大且稳定性差的边坡应采用后仰放坡或分阶放坡。
2 建筑基础与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的边缘应留有足够的距离,其值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的高低确定,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震时地基基础破坏。
要求山区建筑的地基基础,应注意设置符合抗震要求的边坡工程,并避开土质和强风化岩石边坡的边缘(具体内容详见讲义)。
(三) 关于框架填充墙的布置要求,新增强制性条文 条规定: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考虑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同时,:墙体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的拉结,应能适应主体结构不同方向的层间位移。条文 条规定: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当填充墙体形成短柱时,应对柱全高加密箍筋。
(背景材料)
围护墙和隔墙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三种:1、上下楼层的墙体数量相差很大,导致上刚下柔,采用普通砖、空心砖的砌体填充墙尤其明显;2、填充墙不到顶,形成短柱剪切破坏;3、填充墙在平面内偏心布置,造成结构抗扭刚度布置失衡。
框架结构中,围护墙和隔墙不合理布置,可能使结构形成刚度和承载力突变的薄弱部位而引起倒塌,这是历次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教训。,要求注册建筑师和注册结构工程师严格执行,不要重蹈覆辙。
(四)关于单跨框架结构,规范 条作出补充规定:当柱中线与抗震墙中线、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大于柱宽的1/4时,应计入偏心的影响。高层的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多层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单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于抗震有明显的不利因素。汶川地震表明,即使是低层的单跨结构也明显比同类的多跨结构破坏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