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拒绝吸烟,珍爱你我生命》教案
东乡实验中学胡惠勤
一、教学内容:
《我的安全我知道》(高中版)第十二章《拒绝烟酒与毒品》中的第一节《不吸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烟草的相关知识,认识吸烟的严重危害;引导学生懂得拒绝吸烟的方法,自觉养成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感知-学习-法理情理-行动”的教学思路。运用网络、视频、图片、案例等方式达到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内心憎恶吸烟,从行动上自觉拒绝吸烟,最终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真正明白吸烟对自己、他人、社会的危害;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将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吸烟。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堂上老师做一个小调查,家里有人抽烟的请举手?学生举手后,老师接着说:对于举手的同学,老师为你家抽烟的大人感到忧虑,也为你家其他人的健康感到忧虑。为什么呢?学了今天这一课,你会找到答案。
(二)感受吸烟之毒
1、视频播放:公益广告
2、图片展示:对比健康者的肺和吸烟者的肺
3、教师总结:吸烟有害健康。
(三)认识香烟危害
1、了解烟草的知识。
提问:香烟是什么?它的成分主要是什么?(学生思考)
教师提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有4000—5000余种,其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
⑴尼古丁又称烟碱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挥发液体,具有刺激的烟臭味,可使大脑兴奋,使人产生欣快感,是主要的成瘾源。
⑵烟焦油是香烟燃烧时产生的多种气体和物质的混合物,含有大量致癌和促癌物质。
⑶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有重要的影响。
2、观看吸烟带来的疾病危害的图片展示及案例故事
3、了解目前我国吸烟的现状――特别是青少年的现状(低龄化、普遍化特征)
4、对他们吸烟原因的分析。
⑴游戏型
⑵虚荣型
⑶模仿型
⑷愚昧型
(四)对不能吸烟原因的分析
1、(教师讲解)法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守则》规定:禁止中学生吸烟;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11年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禁止向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出售香烟。
2、(教师讲解)情理:高中生吸烟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