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你喜欢“胡思乱想”吗?.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你喜欢“胡思乱想”吗?.doc

上传人:lxydx 2015/9/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你喜欢“胡思乱想”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你喜欢“胡思乱想”吗?
一个4岁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鹌鹑蛋和鹌鹑一样都是有花纹的。由此他萌生奇想,就把家中的白母鸡全身涂上了红墨水,希望红母鸡也生出红蛋来。鸡一扇翅膀,刚穿上的“新衣”弄得一塌糊涂。结果,孩子被母亲打了屁股:“看你敢再胡思乱想!”
一位中学男孩,学习成绩很好却墨守书本。他想将来去搞科研,求教老师:“对于搞科研,您看我最要紧的要学会什么?”老师说:“你要学会胡思乱想。”
褒贬竟然如此对立。你对“胡思乱想”是投赞成票,还是投反对票?
太阳东升西落,是世代的人们无数次观察到的现象。人们头脑中逐渐形成了太阳围绕地球转的印象。而且,看上去“小小”的太阳绕着“庞大”的地球转非常合乎情理。人们的这个印象,被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肯定下来,并由一世纪哲学家托勒密完成理论系统,再加上宗教的支持,到了哥白尼时代早已成了不容怀疑的“真理”。而哥白尼却一反常识提出“日心说”,在当时人们看来岂不是“胡思乱想”?
在四百年前的欧洲,教授们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都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些。常识也是如此:一块重的石头很快就落到地面,而轻的羽毛则飘飘摇摇好半天才落下来。可伽利略硬是来“唱反调”,提出轻重不同的物体一样快地下落。这观点就是今天也许还有人斥为
“胡说”,在当时人们眼里岂不更是“胡思乱想”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自古以来的真理,虽有歉丰,但万变不改其种。物种变化只存在于神话之中。于是,当年达尔文提出的物种进化论,被嘲讽为企图“用一串气泡做成一条坚固的绳子”,被看成十足的“胡思乱想”。
然而,正是这些“胡思乱想”推动了科学的进步。科学史上的大量事实说明,很多新学说的提出,新真理的发现,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胡思乱想”的结果。只是因其与以往的常识相背离,与人们普遍承认的旧真理相冲突,为人们的习惯想法所不容,开始时总是被视为“奇谈怪论”、“胡思乱想”。科学史家萨尔顿说:“科学总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这正是它的本性。只有科学在睡大觉时才不如此。”“胡思乱想”给科学带来革命,科学欢迎“胡思乱想”。
从心理学方面看,“胡思乱想”其实是发散性越轨思维。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方式有两种:一是习惯性循轨思维,一是发散性越轨思维。前者是严格遵循传统思路、确定的概念和流行的模式规范来思考的,“循轨”两个字很形象地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