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黄芪与红芪的高效液相色谱鉴定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芪与红芪的高效液相色谱鉴定论文.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9/26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芪与红芪的高效液相色谱鉴定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芪与红芪的高效液相色谱鉴定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鉴别中药饮品黄芪与红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旨在鉴别药材中用红芪代替黄芪的伪品。方法HPLC法鉴别中药饮品黄芪与红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根据测定结果鉴别黄芪与红芪。结果样品的测定结果显示,黄芪药材中含有一定量的黄芪甲苷,而红芪中未见黄芪甲苷的成分。结论HPLC法可有效鉴别中药饮品黄芪与红芪,是制剂质量控制的一种有力手段。
【关键词】黄芪;红芪;高效液相色谱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李时珍谓: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苏颂谓:今河东、陕西州多有之。根二、三尺以来,独茎或作丛生, 枝干去地二、三寸,其叶扶作羊齿状,又如蒺藜苗。七月中黄紫花。其实作荚子,长寸许。八月采根用。其皮折之如绵,谓之绵黄芪。据考证古代正品黄芪以膜荚黄芪及蒙古黄芪为主。
黄芪性温,味甘,为常用补气药,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1]。多年研究表明,黄芪皂苷是黄芪药效物质基础的重要组成之一,在抗衰老、调节免疫功能、保护心肌和大脑缺血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黄芪甲苷是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镇痛、降压等重要生理活性[2]。红芪,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根,通称晋芪,主产于甘肃南部地区。表面灰红棕色,栓皮易剥落露出浅黄色的皮部及纤维,质坚硬而致密,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性强,且富粉性,气微而特异,味微甜。显微镜下可见晶鞘纤维,草酸钙棱晶,无石细胞。抗菌、降压作用较黄芪强。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中药饮品黄芪与红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旨在鉴别药材中用红芪代替黄芪的伪品。(转载自z ,直径1~。表皮灰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地硬,略韧,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横断面的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微甜,有豆腥味。显微鉴别:①根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数列,栓内层为厚角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有纤维束,与筛管群交替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及管状木栓组织;韧皮射线外侧弯曲有裂隙。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或者2~3个成群,有木纤维束,木射线明显,薄壁细胞含淀粉粒。②粉末为淡黄色,韧皮纤维细长,木纤维长而壁厚,导管为网纹或具缘纹孔,木栓细胞为多角形,棕色,石细胞较少,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状,壁甚厚,淀粉粒多为单粒,类圆形,偶有2~3粒组成复粒。理化鉴别:
①本品粉末3 g,加水30 ml,浸渍过夜,滤过,取滤液1ml,%茚三酮溶液2滴,在沸水中加热5 min,冷后呈紫红色(检查氨基酸、多肽) 。②取以上溶液1ml,于60℃水浴中加热10 min,加入5 % α- 萘酚乙醇溶液5滴,摇匀, ml,在试液与硫酸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检查糖、多糖)。职称论文(转载自zm416 mm,5 μm)SN:1514654; 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体积流量110 ml/min;柱温:25℃;ELSD参数:蒸发温度:45℃,N2压力:179260 Pa;衰减参数:理论塔板数以黄芪甲苷计算不低于4 000。见图1。
mg 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mg/ml的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