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QCC 品管圈活动与现场管理人员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到现在还是耳熟能详的口号,来自于 1984 年, 已故领导人邓小
平视察深圳时,当时的蛇口管委会主任袁庚所提。也就是这句口号带领了深圳乃至于中国以每年世界第一的
增长速度迈进了二十一世纪。但是二十几年过去了,时间和效率还是我们现在和将来保持制造大国的两大法
宝吗?
前一段时间在日本发生的中国毒饺子事件,让河北一间年产值近亿元的食品生产企业频临绝境,虽然毒
饺子的产生原因还在调查之中,但令人震惊的是,在事件发生后,民意调查的结果居然有 %的日本人回
答“今后将不再购买中国的食品”。这个损失对于全国食品进口率 71%的日本,和是日本第二大食品出口国
的中国来说,是难以估量的。同样以质量第一而闻名世界的日本,在 2000 年也发生了全日本销量第一的牛奶
公司雪印因为质量问题,导致了 万人饮用了牛奶之后中毒,轰然倒闭破产。由此可以知道,品质比时间
和效率更为重要。可以说没有了品质,就没有企业的明天。那幺我们怎样可以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确保品
质呢?只有不断进行改善活动。
我们如何展开改善活动呢?60 年代开始,日本企业对问题改善技术,目标管理和激励管理的一些做法,
加以巧妙的结合成一种挑战游戏,QCC 活动由此而产生了。它的产生,统计方法和现场基层管理人员是其两
大基础。为了开展 QCC 活动,使得在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制,在自我启发和相互启发
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方法,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改善,从而企业基层现场形成了无数的 QCC 小组。
这些 QCC 小组,由萌芽、发展到壮大,让日本从 60 年代二战的战败国迅速发展成为了目前的世界第二大经济
强国。而随着中外合资企业的诞生,在 80 年代开始,QCC 小组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现在在全世界,
QCC 小组的数量已达数千万计。它代表了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全程参加,运用多种先进的统计管理方
法,不断持续改善的创新的品质管理理念。
一切的活动都离不开人,无论是管理或者改善。QCC 小组就是由现场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
中遇到的问题,有组织的成立一个小团体,分工合作,运用各种统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上的难题,达
成改善的目标。QCC 小组强调了现场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目的在于:
(1) 只有现场管理人员,才能在生产发生品质问题时第一时间接收到信息,做出分析,改善,把损失降到
最低。就如同在战场上,受到外伤后,如果在 15 分钟内得到急救,生还率就达 90%,人称之为黄金 15 分钟。
可见在现场第一时间发现的重要性。
(2) 只有现场管理人员,才能在出现品质问题时,依据在平时工作中累积的经验和知识,迅速准确的发现
问题发生的源头,从而节省查找各种其它问题源头的时间,减少损失。
(3) 也只有现场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收到信息,找到问题发生根源之后,召集其它相关人员,运用各种
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法的经验,迅速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这说明现场管理者改善问题能力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再看看,QCC 活动从那几方面对现场的管理人员产生影响呢?
一. QCC 活动可以让在现场各部门的管理人员相互切磋,一起学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