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文档名称:

最新最全陕西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判断题(附答案).doc

格式:doc   页数:5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最全陕西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判断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fxl8 2013/4/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最全陕西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判断题(附答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六五”普法+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读本考试试题汇总
判断题
(共599道)
1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2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新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4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7日发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统计,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
5 以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
6 有法必依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条件。(×)
7 与“主义务和从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原权利和救济权。(√)
8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实施主要是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9 在我国,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
10 在我国,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的调整对象。(√)
1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具体指公民在立法上平等。(×)
12 我国法律渊源的分类不是与我国宪法关于法律制定的权限的划分密切相联的。(×)
1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14 经济法是调整因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管理、调控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目前,包括《反垄断法》、《预算法》、《企业所得税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社会保险法》等。(×)
15 我们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既包括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的法律。(×)
16 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就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事项,制定规章。(√)
17 目前,现行宪法包括1982年《宪法》以及先后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通过的4个《宪法修正案》。(√)
18 从诉讼程序上看,大陆法系国家采用当事人主义,法院判决书的推理方式是归纳法;英美法系国家采用职权主义,法院判决书推理方式一般是演绎法
。(×)
19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法规,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由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同地方性法规不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法律效力。(×)
20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并服务于国体。(√)
21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定。(√)
22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两个重点:一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二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3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权力与责任统一,与利益紧密挂钩。(×)
24 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25 行政执法行为一经行政主体作出,就推定为合法有效。(√)
26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过程,既是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也是履行职能,承担责任的过程。(√)
27 公民的知情权是制约行政权的有效手段。(√)
28 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将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范围、限制、程序、结果、监督方式和救济途径等信息公之于众,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前提。(√)
29 从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来看,政府行政模式主要经历了统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和管理型政府三个阶段。(×)
30 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须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处置和疏导结合
。(√)
31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行使行政权力,但是不用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的行为。(×)
32 行政主体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并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条件,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3 行政职权、职责具有同一性,行政职权同时也是行政职责。(√)
34 法治政府是指按照法治的原则运作的政府,即政府的运行和政府的行为都受法律规范和制约。(√)
35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决策权,要坚决防止越权决策、违法决策。(√)
36 推进政务公开要坚持以不公开为原则、公开为例外。(×)
37 依法行政必须把公平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利益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8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