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0年04月07日 10:40 洛阳市委宣传部
偃师商城西城墙保护工程
偃师商城宫城池苑遗址引水和排水
偃师商城遗址是我国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处未遭破坏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也是洛阳闻名的“五大都城遗址”之一。1983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次发现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国外学者将偃师商城的发现,与十九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小亚细亚发现的著名的特洛伊古城相提并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偃师商城遗址的发现列为1983年世界十七大发现之一。该遗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偃师商城遗址位于今偃师市二里头村,北依邙山、南临洛河、西距汉魏洛阳故城10公里、西南距二里头遗址约6公里,这一带自古就是交通要道。自发现至今,考古工作者已进行了二十多次有计划的考古发掘,现已证实该城址大体为长方形,南北长1700多米、东西宽1200多米,范围与二里头遗址相仿,较郑州商城略小。除南面城墙已被洛河改道冲毁外,其它三面城墙遗址都基本保存完整。城址内发现有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多组宫殿建筑基址、民房、作坊及墓葬等遗迹。
偃师商城经考古工作者十几年的调查和发掘,结合文献资料,确定其为商城西亳。该城是在初期小城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的,小城南北1100米、宽740米,城内街道纵横,王城、府库、兵营以及城门建筑林立,是迄今考古发现的布局严谨、内涵丰富、保存完好的古代都城遗址。经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多学科交叉研究确认,该城址是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即商汤灭夏后建立的商代第一座都城遗址,其年代约为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前十四世纪,并把城址内的小城定为考古学上夏商年代分界的“界标”。
从清理的平面上看,每组建筑都有一座主殿,周围设廊庑,正面为门署,显然继承了夏都斟鄩的宫殿建筑风格,其功能可能是商代的宗庙所在;南部西区为一座互相联通的三进院落组成的宫殿建筑群,它应是商王施政、处理国家大事的宫殿建筑,其建筑风格为之后历代帝王宫殿建筑奠定了格局;宫城的北半部为御苑,是商王休闲游乐的地方,御苑内有人工挖掘,并用自然石块砌的大型池塘,系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引水造景工程。另外,偃师商城内的排水设施完备,护城壕、排水沟、大渠、支渠一应俱全。在大城的北部,发现有制陶作坊、青铜器铸造作坊、小型平房和地穴式建筑,可见,当时的偃师商城应为“前朝后市”的布局机构。
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北部宽1215米,中部宽约1120米,南部宽740米。城址由宫城、小城和大城三重城垣及多组宫殿建筑基址组成。小城临洛河,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80万平方米。大城是在小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南部城墙与小城南城墙相重合,并由此向北、向东延伸,扩展而成,平面呈“刀”形。整个商城城墙内面积190万平方米,大小城墙保存完好,皆为夯土筑成。有城门五座,北城墙一座、东西城墙各有两座,两两相对。
宫城平面近方形,四周为厚3米的夯土墙,周长约855米。南墙正中开一大门,有一条大道通向城南。宫城中部有一座大型宫殿基址,其左右两侧还有几座宫殿基址。东部偏北的四号宫殿基址,东西长51米,南北宽32光,包括正殿、庭院、东庑、西庑、南庑、南门和西侧门等7部分,是一处“四合院”式的宫殿建筑。正殿在基址北部,平面长方形,,,。台基南侧有间距相等的4个长方形夯土台阶。台基四周有排列有序的圆形或椭圆形夯土柱础残迹。此外,还发掘出1口水井和3处石块砌成的排水沟。宫城东西隅的5号宫殿基址在4号宫殿南约10米,包括上、下两层基址。上层建筑基址的正殿在北部,平面长方形,东西长约54米,。此外,还发掘出北庑、东庑和西庑的基址,10个殉狗坑和一处石筑排水沟。下层宫殿建筑基址平面为回字形,中间为方形庭院。北面基址有柱基槽和殉狗坑,庭院内有2口水井。
在城内发现有东西向大路5条,南北向大路6条,路面宽6~10米,其中一些道路与城门方位基本对应。城内南半部有3座小城,宫城居中,为正方形,内有成组的大型宫殿基址;另外两座小城位于宫城的东北和西南,均为长方形,内有成排建筑,可能是武库、粮仓或屯兵防卫的城堡。
偃师商城既有大型宫殿建筑,又有军事防御设施,具有早期都城的规模和特点,专家一致认为:距今三千六百多年前的偃师商城遗址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我国商代早期城址中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便于全面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一座帝都。
偃师商城经过周密规划,选址得当、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布局合理。总结了我国自仰韶文化晚期开始造城的经验,开创了其后建造都城的先河,在我国都城建设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偃师商城的宫城不但是我国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宫城遗址,也是我国夏商周三代唯一被考古全面发掘出的可供全面研究的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