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2 2015/9/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环境急剧波动,按照历史成本反映的会计个体经济资源账面价值,已经严重的偏离了市场的价值,对经济决策者的正确决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对成本计量观进行抛弃对于会计的个体经济资源价值的计量属性应运而生,这就是公允价值。本文主要就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实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公允价值;财务会计;知识经济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引言
公允价值理念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提出的,虽然这一理念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但是对其进行准确的概念进行总结还有着一定的难度。会计计量的关键就是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选择的核心就是计量属性的选择,而公允价值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则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一、公允价值的基本概述

在当前的财务会计计量通常体现为重成本轻价值的特征,关于公允价值的涵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其中的一种解释是:当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包含的金额,和不包括货币以及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的交换价格的近似值[1]。公允价值反映了价值概念的内涵与价值计量是一致的,能够体现会计个体经济资源的价值。

公允价值作为经济学当中价值概念的财务会计表达的基本形式,它不仅是对当前的财务会计概念中的重点有了充分的体现,同时还能够对财务会计中的相关规范有着遵循。公允价值会计还是制度竞争的一个必然结果,公允价值会计师会计职业生存以及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倘若是想将财务会计的制度得到有效的完善,那么就需要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得以有效提高,对计量属性进行改变,还要能够通过公允价值来对财务会计的信息有用性进行提高。
二、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

在公允价值的意义上不只是限制于复合会计计量属性,在财务会计的确认理论上有着一定的争论,最为主要的就是体现在权责发生制以及收付实现制和现金流量制方面。其中在权责发生制方面主要就是以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作为基础的。而在收付实现制方面刚好是和权责发生制的基础相对应,在现金流量制方面则是彻底的对交易观进行了摆脱[2]。
在公允价值理念和货币计量假设与公允价值理念和事项法会计理论方面对财务会计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会计理论,在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事项法所要求的条件完全能够进行满足,从而实现价值法向着事项法的转变。

在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方法的探究中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通常认为投入价值基础会比产出价值基础更为妥当,在当前的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收集公允价值基础所反映资产经济价值信息所获得的收益就比较的可观,在其具体的方法探究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首先,在总额法方面,在有着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存在是通过总额入账或是扣除现金折扣后的净额入账的问题,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销货款的公允价值应当是扣除现金折扣之后的余额,从卖方的角度来说基本会认为客户会在正常的折扣期限内进行付款,当然,净额法也有着操作比较麻烦的问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