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秦岭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秦岭知识.doc

上传人:小枷 2018/9/27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秦岭知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秦岭知识:秦岭介绍、秦岭名称的由来、秦岭最高峰、秦岭超过3000米的山峰、秦岭主山、狭义秦岭主要山峰、秦岭四宝、秦岭七十二峪
秦岭介绍:
广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山脉南部一小部分由陕西延伸至湖北郧县。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相传是春秋战国时秦国的领地也是秦国最高的山脉遂命名为秦岭。
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山”。海拔2000~3000米。北侧断层陷落。山体雄伟,势如屏壁。《史记》中说:“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因此,它有“九州之险”的称号。陕西境内的秦岭呈蜂腰状分布,东、西两翼各分出数支山脉。西翼的三支为大散岭(海拔2819米)、凤岭(海拔2000米)和紫柏山(海拔2538米)。东翼分支自北向南依次为华山()、蟒岭山、流岭和新开岭。山岭与盆地相间排列,有许多深切山岭的河流发育。秦岭中段主体为太白山(海拔3767米)、鳌山(海拔3476米)、首阳山(海拔2720米)、冰晶顶(又名
静峪脑,海拔3015米)、终南山(海拔2604米)、草链岭(海拔2646米)。山体横亘,对东亚季风有明显的屏障作用,是气候上的分界线,又是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
2、秦岭名称由来:
秦岭古称“南山”,《诗经》有“节彼南山”,《禹贡》称“终南惇物”,《山海经》亦称“南山”等等。根据历史记载,南山之名由来已久。《史记》中谓“秦岭天下之大阻也”。秦汉而后,东方朔有“南山天下之险也”。特别经韩愈贬潮州诗“云横秦岭家何在”,秦岭之名随韩诗而远扬。南山亦称终南山,左传有“终南九州岛之险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则说:“盖终南脉起昆仑,尾衔嵩岳”。到了清同治年间,更有毛凤枝著《南山谷口考》,“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凡南山谷口北向者,得一百五十”,正是陕南秦岭的山地。
3、广义秦岭的最高峰:
在甘南藏族自治区迭部县,迭山主峰扎伊克(亦称措美),甘南第一高峰,也是广义上秦岭的最高峰,海拔4920米。
4、秦岭超过3000米的山峰:
秦岭有三座3000米以上山峰--拔仙台3767米  ;兴隆岭3079 ; 冰晶顶3015 (此三座为独立山峰)。鳌山,财神岭,大白梁虽海拔在于
3000米以上,但均属于卫峰或山头(中间有山梁相连)
5、秦岭主峰(主峰:山脉的正峰,一般为最高峰)
(1)迭山:甘南
(2)太白山:宝鸡西安
(3)终南山:西安
(4)草链岭:渭南商洛
6、狭义秦岭的著名山峰(独立山峰:两山峰之间无直接相连山脊,且鞍部或沟谷于山峰高差在400米之上)
(1).拔仙台:海拔3767米,西安市太白县               
(2).兴隆岭顶峰:海拔3079米,汉中市洋县         
(3).冰晶顶:海拔3015米,西安市户县                   
(4).东梁顶:海拔2956米,西安市户县                  
(5).光头山:海拔2900米,汉中市佛坪县           
(6).西分水岭顶;海拔2879米,西安市户县
(7).首阳山顶:海拔2700米,西安市户县
(8).东分水岭顶:海拔2678米,西安市长安区      
(9).草链岭顶:海拔2646米,商洛市洛南县   
(10).终南山顶:海拔2604米,商洛市柞水县        
(11).大散岭顶:海拔2813米,宝鸡市凤县         
(12).紫柏山顶:海拔2538米,宝鸡市凤县、汉中市留坝县  
7、秦岭卫峰、非独立山峰(主山:群山中最高或最大的山)
(1).大白梁顶:海拔3521米,宝鸡市太白县
(2).导航架(鳌山):海拔3485米,宝鸡市太白县
(3).牛背梁:海拔2892米,商洛市柞水县
8、秦岭在河南境内的最高峰:
秦岭在中国河南省西南部山脉。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城南。东南与桐柏山相接,为秦岭东段的支脉。北西西-南东东走向。长约400公里,为淮河与汉江的分水岭。海拔1,000公尺左右,主峰老君山海拔2,192米
9、秦岭四宝:
(1)、朱鹮
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朱鹮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已经彻底消失。
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