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我眼中的林徽因.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眼中的林徽因.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8/9/27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眼中的林徽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眼中的林徽因
通榆一中何颖
在过去的时间里,提起林徽因,总会把她的名字与现代文学史上那个风流倜傥的浪漫诗人徐志摩联系在一起,她几乎只作为一个卿卿我我的小女人的形象呈现在现代人的面前,而真实的林徽因并非如此简单!
曾经,她被人称道的是她的美貌、她的才情、她的学识、她的教养、她的气质,还有,她的爱情……我更加关注的是林徽因作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同时代的胡适等大家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林徽因秀外慧中、多才多艺。她曾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水平极佳。她兼具中西之美,既秉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又具备中国传统女性所缺乏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她写得一手音韵极美的新诗,是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一生著述甚丰,涉及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不同题材,其代表作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那一晚》,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她是建筑史研究中卓有建树的学者,卷起袖子就可以赶图设计新房舍。不顾重病在身,经常颠簸在穷乡僻壤、荒山野岭,在荒寺古庙、危梁陡拱中考查研究中国古建筑。30年代初,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取得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期间他们走遍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中国建筑史》专著和有关建筑方面论文、序跋等二十余篇,如《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1936年的林徽因自豪地相信自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踏上皇帝祭天宫殿屋顶的女性。工作艰苦而充满兴味,徽因与热爱的事业热爱的人一起总是生机勃勃地,感染着身边的人,难怪同事莫宗江会对这样的野外调查发出赞叹,“看上去弱不经风的女子,但是爬梁上柱,凡是男子能上去的地方,她就准能上得去”。
生命记载了它最后的三次拼搏:第一次是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她是梁思成,莫宗江、朱畅中、汪国瑜、高庄等同志组成的清华国徽设计小组中惟一的女性,绘图、试做、讨论、修改都在病中完成,定稿图案下的说明辞中林徽因写下了“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一行字,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大会召开并在毛主席提议下全体起立鼓掌通过梁、林主持设计的国徽图案时,她已经病弱得几乎不能从座椅上站起来;第二次是抢救景泰蓝,这个代表中国艺术高成就的国宝工艺就是在她的带领下,发现、发掘、设计、制作才在新中国不致失传而发展壮大的,她带学生,跑工厂作坊,谁能相信这时的她已是肺布满空洞、肾切除一侧、结核菌已到肠而一天只吃二两饭只睡四五小时觉的人呢;第三次拼搏是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主要承担纪念碑须弥座装饰浮雕设计,这也是她生命最后的英雄乐章。
由于林徽因不只有才情,还有出众的美貌与气质,是以成为她同时代的许多才子、文人景仰爱慕的女神。佳偶天成——梁思成对她不离不弃;文学知己——徐志摩为她如痴如狂;一生倾情挚友——金岳霖因她终身未娶。
应该说,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然而,她对于诗人的热情,有着不可信任的直觉,徐志摩的浪漫与飘逸是她所欣赏的,但也是她无法把握的,以至于自己无法焕发出同样的***去应和。最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