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神经内科护士工作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37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神经内科护士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mkjafow 2018/9/27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神经内科护士工作总结.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神经内科护士工作总结
篇一:XX年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总结(1)
神经内一科XX年护理工作总结
XX年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领导下,深化“以病人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
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努力开展工作。现将全年
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科护理人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核心制度,全科
护理人员能够自觉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工作中互
相支持,互相理解,护理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团结务实,克服人手少、护理任务繁重、保证正常护理工作的顺
利开展。
二、坚持查对制度:要求每日对医嘱进行查对,每日护士长
参加,详细核对各项护理,药物与治疗。并记录签字;护理操作
时严格要求三查七对;保证护理安全。
三、注重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对护理人员进行三基培训,
购买神经内科专业护理书,及时组织学****并随机考试。每月按护
理级别定期组织业务学****坚持护理业务查房,组织护理人员进
行讨论,不仅提高了她们的业务技术水平,也增强了护士对自身、
对科室发展的信心。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医院的业务学****不
断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四、全力推进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1、不定期不定时去病房检查,从查资料、查现场、查病人、
查规范等各方面全方位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全方位
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2、做好基础护理,使患者感受到护理服务的改变,从而提
高患者的满意度
3、深化病房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修订各岗位各班护士资
质能力要求及工作职责,将危重患者分配给年资高、能力强的护
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4、注重服务细节,提高病人满意度。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加强护理人员医德
医风建设,落实护理人员行为规范。
五、根据科室特点对护理床头交接班的重点、时间要求、内
容、流程等进行规范。强化了重点病人床头交接内容、流程等,
使床头交接班的内涵质量得到提升,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得到连
续。
六、规范患者口服药管理。根据科室特点及患者需求,在口
服药管理方面采取了责任护士发药并指导病人服药,确保了患者
口服用药安全。
七、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
1、修订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将患者满意度与护士评优评模
结合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指导科室利用好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
2、重点考核责任护士护理危重病人、生活病人不能自理病
人、卧床病人的工作质量,在考评、指导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责任
护士的责任意识,履责能力,使病人得到应有的关爱和照顾。
八、加强院感知识培训,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1、每月进行一次院感知识学****br/> 2、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开启后的无菌药液及
时注明开启时间。
3、对于医疗垃圾分类放置,用后的物品及时毁型、
4、消毒液的浓度监测、空气培养、物表培养等,由消毒监
控护士负责,并及时记录。
5、护士长不定期监督检查结果,对于出现不合格检查结果,
及时制定出相关措施,以确保护理安全。
九、取得的成绩
1、获得市卫生局第二届十佳护理集体提名奖。
2、获得XX年院级优秀护理集体称号。
3、护士李啸峰获得XX年院级十佳护士称号。
4、护士长殷翠华获得XX年院级优秀护士长称号。
5、接受三甲医院复审专家的检查指导。
6、接受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基地的检查。
7、“负压密闭引流技术在重度压疮病人中的应用”,获得省、
市级新技术应用三等奖。
十、存在的不足:
1、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仍然相对不足。
2、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支持系统工作需进一步完善(药剂科
统一配药、送药);护士护理服务意识需强化,基础护理仍有部分不到位。
3、护士整体内涵素质有待提高。
XX年12月30日
篇二:XX年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总结
XX年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总结
我科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在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全科护士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年初下达的护理工作计划。同时,积极投身于“创三甲”活动中,对照标准,逐条逐项抓好各项工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有效的促进我科护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护理质量稳步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优质护理服务
1、进一步改革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分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每名护士负责患者数为8-10人,并为所负责的病人提供连续、全程的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
2、继续实行APN排班及弹性排班,注重年资新老、能力强弱的搭配,并能充分体现对病人的连续观察。
3、制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