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高新区校区章程.doc

格式:doc   大小:49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高新区校区章程.doc

上传人:w447750 2018/9/27 文件大小:4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高新区校区章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高新区校区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制定依据】 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保障学校依法自主管理,保障学生与教职工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办学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学校名称与地址】 
本校全称为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高新区校区,英文表述为Jining high-tech zone of 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college campus;
本校总部住所地址为济宁高新区科苑路与新元路交汇处,邮政编码为272000 。分部地址为济宁高新区洸河街道办事处长虹小区北、任城大道南、洸府河西。
【学校性质及隶属关系】 
本校由济宁高新区管委会举办,经济宁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登记,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本校为实施九年制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教育机构,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条  【学制与办学规模】 学校面向高新区招生,招生对象为 高新区对口中小学生 。办学规模为九个年级    80个班级,总体不超过3800人。
第二章   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
第五条  【办学宗旨与使命】  学校坚持“秉承儒家文化传统,树立现代教育典范”的办学思想和“做一流教师,为学生幸福成长负责”的办学理念。
第六条  【学校发展目标】学校发展目标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事业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挖掘每位师生的潜能,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独立个性的受社会认可的现代合格公民。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一所提供均衡、优质教育服务的学校,一所具有现代学校制度特征的学校,一所立足高新区、面向全市的九年一贯制品牌学校。
第七条  【师生发展目标】
学生培养目标为学生的发展目标:志向高远、情趣高尚、气质高雅、体魄健壮、基础扎实、学有特长、人格健全、快乐成长的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的优秀学生。使学生达到会求知,有知识有智慧有能力能创新;会健体,既有健康身体又有旺盛精力;会做人,快乐阳光、品德高尚守法纪;知安全,懂预防、懂救护、懂应急处理。
教师发展目标为:启迪智慧型、专家学者型、身心健康型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启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努力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积极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成立评估验收组,一年为一个指导期,年终学校将根据实施的方案要求和工作实绩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和骨干教师
,三年为一个验收期。三至五年努力成为区乃至市里的骨干教师,五至八年成为济宁市名教师。
第八条  【文化精神与办学特色】  
校训:怀德笃行乐学致远
校风:勤奋严谨活泼和谐
教风:诲人不倦教学相长
学风:学而不厌慎思明辨
第九条  【学校标识】  
校标:
校歌:《心向未来》
校刊:《清华风》
第十条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 学校按照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自主发展的要求,定期制订三年发展规划,并形成和健全自评机制,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学校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第十一条【校长负责制】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中国共产党学校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职工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学校,按照本章程自主管理学校。
副校长对校长负责,协助校长分管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等具体工作。
第十二条【校长职权】 校长依法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组织起草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组织制定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检查和评价;
(三)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和指示;
(四)领导学校各职能部门及常设机构,完善岗位设置,维护学校秩序;
(五)负责学校日常事务管理,主持校务会议审议重大事项并作出决策;
(六)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七)负责教职工队伍建设,促进教职工全面发展;
(八)负责学校财务、基建及重要设施设备购置的审批;
(九)负责学校安全工作;
(十)组织协调学校与政府、社区、家庭等方面的关系,为学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十三条【党团组织】 学校依靠中国共产党学校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少先队、民主党派等组织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学校基层组织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监督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学校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适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活动,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十四条【工会与教代会制度】 学校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