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2
文档名称:

财政与金融.ppt

格式:ppt   大小:2,886KB   页数:2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财政与金融.ppt

上传人:likuilian1 2018/9/27 文件大小:2.8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财政与金融.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财政与金融
第一章财政概论
案例导入
2007年秋季开学,《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实施,惠及约1800所高校的400万名大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600万名学生。为此,2007年下半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154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安排助学资金数量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
如今,高校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此外,我国还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让期待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有了更多搏击人生的勇气和信心。
2007年12月21日,中央财政从彩票公益金中安排3亿元资金,用于资助中西部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县镇以及农村的普通高中家庭特困学生。这一政策弥补了我国在普通高中阶段助学政策的空白,从而使国家助学体系实现全面覆盖。
一系列国家助学政策的推出,使家庭贫困的学生可以得到助学金,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享受奖学金,有志于从教的学生可以享受免费师范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助学体系实现了无缝隙覆盖。——新华网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
(一)财政现象
财政是一种古老的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财政现象,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企业和单位,以及每一个社会成员,无不与财政存在着密切联系。
财政是个分配问题,与政府的收支活动密切相关
(二)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财政的概念来自财政的实践。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财政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呢?古今中外的财政史实说明,财政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剩余产品和私有制出现之后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并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1财政的产生
2财政的发展(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
(三)“财政”一词的由来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考察,财政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在我国,财政活动古已有之,古代称财政为“国用”、“国计”、“度支”等。中文词汇中使用“财政”一词,是从近代开始的。据考证,我国“财政”这个术语在1882年清朝官方文件《财政奏折》中首次出现。清朝光绪24年(公元1898年)在戊戌变法《明定国事》诏书中有“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的条文,清光绪29年(公元1903年),清政府还设立了财政处,各省设立各种财政官,如正副财政监理官等。“财政”一词的使用,是当时维新派在引进西洋文化思想指导下,间接从日本“进口”的,而日本则来自英文“Public Finance”一词,日本在翻译和使用时,吸收了我国汉字所固有的“财”与“政”这两个字,将它们合并起来创建了“财政”这个术语。可见,“财政”一词在我国应属外来
(四)财政的概念
从中文的字面意思上看,“财”是一切钱财货物的总称,“政”则是指行政事务。所以,如果从字面上说,“财政”就是指有关钱财货物方面的行政事务。从财政现象可以看出,财政是个分配问题,与政府的收支活动密切相关。人们通常所说的财政,是国家财政或政府财政的简称。20世纪4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对“财政”一词作如下解释:“财政谓理财之政,即国家或公共团体以维护其生存发达为目的,而获得收入、支出经费之经济行为也。”这种解释是借用西方财政学者关于财政的定义而对当时财政活动所进行的描述。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利益关系不同、认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认识问题的广度、深度、科学性不同,不同学者往往会给“财政”作出不尽相同的解释。从大多数学者能够普遍认同的观点来看,一般认为,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与再分配,可以简称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从概念可以看出,国家(或政府)是财政活动的主体;实现国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活动的目的;分配与再分配是财政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
二、财政的一般特征
财政作为一个分配范畴,与其他产品分配形式如个人家庭分配、企业分配等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一般认为,财政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即财政分配是以国家(或政府)的存在为前提,它是由国家(或政府)来组织,国家(或政府)在财政中居于主导地位。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解释。
1财政分配以国家(或政府)为前提
2在财政分配中,国家总是处于主动、支配的地位
3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二)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而且主要是剩余产品
社会产品价值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生产资料耗费的补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