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3
文档名称:

向莆铁路四电监理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027KB   页数:26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向莆铁路四电监理规划.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2018/9/27 文件大小: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向莆铁路四电监理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工程建设项目概况
工程参建单位及主要负责人
参建单位名称
负责人
电话
建设单位
向莆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王建盛

设计单位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四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张浩
王新
**********
监理单位
中铁二院(成都)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刘开发
**********
施工单位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联合体
韦国
郭永泉
**********
**********
建设地点
新建向莆铁路由南昌枢纽乐化东站引出,并行西环线至新建县生米镇设南昌西客站;跨赣江、温厚高速公路、沪昆铁路,至京九铁路的三江镇站。从三江镇站引出枢纽后折向东南,经江西丰城、抚州、南城、南丰,穿武夷山脉进入福建境内,经福建建宁、泰宁、将乐、沙县、尤溪,穿戴云山脉至永泰,在永泰县城附近分岔,同时引入福厦铁路莆田站和峰福铁路福州站。
工程建设周期及工期目标
工程建设周期为2009年10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共计38个月。
根据本工程分段开通运营的总体要求,具体工期及目标如下:
第一阶段:2011年12月31日乐化东站~抚州北站达到开通运营条件,其中三江镇站在2009年12月31日启用新站联锁,大岗、抚州北站在2010年4月30日启用新站联锁,相关四电工程应满足开通使用的要求。
⑴工程建成日期:2011年6月30日
⑵四电集成联调联试、培训完成日期:2011年10月30日
⑶运行试验和验收完成日期:2011年12月31日
第二阶段:2012年9月30日抚州北站~三明北站达到开通运营条件;
⑴工程建成日期:2012年3月30日
⑵四电集成联调联试、培训完成日期:2012年7月30日
⑶运行试验和验收完成日期:2012年9月30日
第三阶段:2012年12月31日全线开通运营。
⑴工程建成日期:2012年6月30日
⑵四电集成联调联试、培训完成日期:2012年10月30日
⑶运行试验和验收完成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工程概况

向莆铁路是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的快速铁路干线,位于赣东南、闽西北和闽中地区,西起江西省南昌市,经江西抚州市、福建三明市,东至福建中部沿海地区的福州市和莆田市。线路西接杭长和京九通道,中连鹰厦铁路,东接沿海通道,是福建省第一条连接其中部和湄洲湾的现代化铁路,也是江西等中西部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是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大动脉。向莆铁路建成之后,将构成中西部地区至东南沿海港口运输大通道的骨干铁路线,形成“武汉南昌—福州与湄洲湾”的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对进一步推进山海协作,构建对外连接的战略通道,拓展湄洲湾港口腹地,实现港口资源共享,促进海西经济腾飞和江西经济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⑴乐化东~三江镇段
本线通过赣江北岸低级缓剥蚀丘陵区及以南广袤的赣抚冲洪积平原区。
乐化至赣江为北岸剥蚀丘陵区,地形呈波状起伏,零星基座阶地发育,地面高程22~70m,相对高差10~30m,地面坡度10°~30°,缓丘岭多林木,谷地为水田或旱地。农、林较发达,交通较便利。之后地段为赣抚冲洪积平原间夹残积台地,地形平坦开阔,地面高程15~25m,局部30m。区内灌溉水网发达,土地肥沃,多水田或池塘、鱼塘等。公路、铁路网络交织,交通很便利。
⑵三江镇~福州、莆田段
本线经过江西、福建两省,横穿闽赣边界的武夷山脉和闽中的戴云山脉,整体地貌呈马鞍形;武夷山脉以西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 武夷山脉以东地势为西高、东低。武夷山脉为长江水系与闽江水系的分水岭;本线跨越赣江、抚河、闽江及其主要支流金溪、沙溪、尤溪、大樟溪。
南昌至南丰段主要为赣江、抚河的冲积阶地,局部为剥蚀丘陵区,冲积阶地地形较为平坦、开阔,地面标高一般为20~50m,相对高差约为2~30m;基本上均辟为果园、农田和村镇。丘陵区,地势起伏不大,地面标高约为50~130m,相对高差约为20~50m,自然坡度为5~25°。

三江镇~福州、莆田段
向莆线向塘至南丰渡坑(DK47~DK186)为抚河冲积阶地和剥蚀残丘,一级阶地以第四系全新统黏性土、砂卵砾石层为主,局部夹有1~6m的淤泥质黏土;高阶地表层为第四系中上更新统的黏土、网纹黏土,厚3~20m,下伏震旦系、前震旦系的片岩、片麻岩、千枚岩、变质砂岩和白垩系砂岩、砂砾岩为主;剥蚀残丘出露以震旦系、前震旦系的片岩、片麻岩、千枚岩、变质砂岩和石炭系、白垩系砂岩、砂砾岩为主。

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三种,其主要特征及测区内分布如下:
松散岩类孔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