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专题复习: 历史上重要事件和人物
考点a: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
考点b:说明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影响。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许多思想家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著书立说,到处游说,对这场大变革发表见解,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学派
代表
主张
著述
道家
李耳
顺其自然、无为
朴素的辨证思想
《道德经》
庄周
《庄子》
儒家
孔丘
“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诗经》《尚书》《春秋》《论语》
孟轲
“仁政”、“民贵”、“君轻”
《孟子》
荀况
人定胜天
《荀子》
墨家
墨翟
“兼爱”、“非攻”
《墨子》
法家
韩非
“以法治国”、“改革”
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
《韩非子》
兵家
孙武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孙膑
“事备而后动”
《孙膑兵法》
。
,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孔子又有怎样的教育主张?
“仁”的思想
爱人
克己复礼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还有可借鉴的意义吗?
孔子广开私学,“有教无类”符合教育平等的思想;而“因材施教”显然比不顾学生心智和个体差异,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划一和平等更具合理性。
韩非子,出生韩国贵族,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杰出代表。韩非子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国强兵之策,却未被采纳。而秦王赢政非常欣赏韩非子,不惜发动战争,将韩非子弄到了秦国?
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联系当时的社会形势,想一想,为什么法家思想会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在诸侯争霸、战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的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严峻刑法、中央集权的“法治”思想受到各诸侯国的青睐和重视。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以“法治”来维护。这种理论被秦王赢政所采用,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基础。
想一想
假如当时秦王不是采纳法家的思想,而是其他学派的思想,中国的历史发展会怎样?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道家的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道家的无为——“淡泊名利”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