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荷叶·母亲》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荷叶·母亲》教案.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8/9/28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荷叶·母亲》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荷叶·母亲》教案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这首散文诗,提高诵读能力。 
2、整理把握文章内容,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培养散文学习能力。
3、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女之爱,体会母女深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抒情的写法,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课前预习
预习文章生字词,读准字音,并理解词语意思。
梗(gěng) 匿笑(nì) 祷告(dǎo) 姊妹(zǐ ) 并蒂(dì) 花瑞(ruì) 菡萏(hàn dàn) 攲斜(qī) 慈怜(cí lián) 荫蔽(yīn bì)
花瑞:花开的好预兆。
菡萏: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舒适。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敧斜:倾斜,歪斜。
荫蔽:(树叶)遮蔽。
了解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自由朗读课文,读熟文章。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倾听下面的这首歌曲。(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听完这首饱含深情的歌曲,大家有什么感想?妈妈为了子女,“黑发泛起了霜花”,“腰身变得不再挺拔”。是啊,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她无私地付出,却不求任何回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再次感受作者所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
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
听课文录音。(闭上眼睛,用心去听,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和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分小组自由朗读,互读互听)
有感情地自由朗读(齐读,做点评)
解读课文
整体感知:作者为什么要插叙九年前祖父和“我”赏莲的往事呢?
引出往事,做平平淡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三蒂连是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三看红莲,红莲与荷叶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作者“雨中三次看到红莲”,红莲的形态是如何变化的呢?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的呢?(小组合作找出关键词)
一看红莲二看红莲三看红莲
红莲形态开满,亭亭左右敧斜不摇动
环境描写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雨势并不减退
作者心情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一看红莲:作者为什么烦闷呢?白瓣儿散飘在水面,如浮萍,无所寄托无所依靠,看到如此景色,更添烦闷,无处宣泄。恰巧红莲开得正盛,作者担心它也会遭遇白莲的命运。
赏析美句(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
二看红莲:为什么徘徊、不适意?红莲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