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第二章 水体污染监测.ppt

格式:ppt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二章 水体污染监测.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9/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二章 水体污染监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水体污染监测 第一节概述
一、水资源及水质污染
水质污染:分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生物型污染。
水体自净: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大量水稀释,随后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其结果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发生质的变化。
二、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一)监测对象:环境水体、水污染源
(二)监测目的:
1 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 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3 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
4 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 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三、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制订流程:
明确监测目的——确定监测对象——设计监测网点——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选定采样方法和分析测定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求——制订全过程质量保证措施和方案实施的进度计划。
(一)基础资料收集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1、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1)布设前,摸清监测河段内水流出入情况;
(2)应有代表性;
(3)选择优化方案,以较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样品。
(4)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选择河段顺直、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无急流湍滩且交通方便处。
2、监测断面设置
(1)河流监测断面种类(17页图2-1):
对照断面: 反映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具有参比和对照作用, 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
控制断面:反映本地区排放的废水对河段水质的影响,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削减断面: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2)湖泊(水库)监测断面设置(图2-2)
、中心区、滞流区、饮用水源地、鱼类产卵区和游览区。
,在下游100~1000m设1~5 个断面。
(水库)网格法均匀布设断面,与附近水流方向垂直。
3、采样点的设置
(1)布点原则:16页
(2)采样垂线的设置
水面宽垂线数
<50m 一条(中泓垂线)
50-100m 二条(左、右近岸明显
水流处)
100-1000m 三条(左、中、右)
>1500m 至少5条等距离采样垂线
(3)垂线上采样点的设置
水深采样点数
<5m 一点()
5-10m 二点(,河底上
)
10-50m 三点(,1/2水深、
m处)
>50m 酌情增加
1)水深不足1m时,在1/2水深处;
2)河流封冻时,;
3)若垂线上水质均匀,可酌情减少采样点数;
4)凡布设于河口,要计算污染物排放通量的断面,必须按本规定设置采样点。
(4)海域采样点布点原则
1)重点河口:沿河口岸;入海口为中心半径10-30浬区域设若干横断面及一个纵断面
2)海港:港口沿岸设点;依具体情况再设设若干横断面及一个纵断面
3)开阔海域:网格状布设。
(三)采样时间与频率
1、河流
①饮用水源地:全年不少于12次
②长江、黄河干流和全国重点基本站:全年不少于12次,每月中旬
③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
④一般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按丰、枯、平三期,每期采样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