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高职课程建设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并勇于在实践中探索改革经验,使课程建设和社会需求同步。文章根据当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了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并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展示了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实施的过程和要点。通过课程建设实践,探索课程改革方向,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类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赵国祥(1976- ),男,河北易县人,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高职教育。(河北保定 071051)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32-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设计人才的任务。要想完成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任务,必须从课程体系入手,科学开发课程,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急剧扩张,专业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在其办学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以及经费投入上都存在不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科压缩型”现象还普遍存在于课程体系中。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其中部分艺术设计类专业只是形式上有些变化,本质上没有根本的变化,甚至仅仅是更改了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并没有脱离学科教育的束缚。高等职业教育是投入成本较大的教育模式,高职生对实践实习的需要决定了办高职必须花比普通高校高得多的费用,然而教育经费紧张是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于是高职自然而然地走向低成本的理论教育,成为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压缩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课程建设对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等内容。然而现阶段各个学校在课程建设中没有统一标准,导致课程开发各自为战,单凭各个学校教师个人理解进行课程建设,课程开发没有和实际岗位工作任务接轨,课程序列不合理,课程开发流程没有遵循科学的流程。这种现状直接导致现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社会对高职教育质量不满意。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高职学校从2001年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进程,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好多学校为满足教学需要,直接从本科学校招收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这些人既没有实践经验,又缺乏教学经验,最终导致师资状况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高学历、专业化的教师数量偏少;
“理论型”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教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缺乏完整、科学的培养和培训体系。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