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消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消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doc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18/9/28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消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消渴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口渴、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其病机主于碉津亏损,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病变的主要脏腑在肺、胃、肾,尤以甚为关键,三者往往相互影响。消渴病变影响广泛,常可并发多种病证,如肺痨、白内障、雀目,耳聋、疮疥痈疽、中风偏瘫、水肿等。本病证相当于西医的糖尿病,亦可见于尿崩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要点
、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特征性临床症状。
,但若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醇酒、高粱厚味,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证者,应考虑消渴。
本病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密切的关系,故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口渴症: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个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但这类口渴各随其所患病证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伴多食、多尿、尿甜、瘦削等消渴的特点。
: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的中淌,但眼球突出,颈前瘿肿有形,则与消渴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消渴的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淤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证侯:咽干口燥,心烦畏热,渴喜冷饮,多食易饥,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细滑数,或细弦数
病机:肺胃热盛,耗伤津液。
治法:养阴清热,生津止渴。
方药:白虎汤、消渴方加减。
石膏先煎30g,知母10g,生地黄12g,麦冬10g,天花粉12g,黄连6g,黄芩10g,甘草6g。
加减:口渴引饮无度者,加五味子10g,石斛12g以甘酸养阴,加强生津止渴之效;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后下9g以荡涤肠胃,清热泻火;倦怠乏力,渴而汗出者,加人参单煎9g以益气敛汗,生津止渴。

证侯: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
病机:元气亏虚,阴液内耗。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六味地黄丸、生脉饮加减。
黄芪15g,生地黄15g,,麦冬IOg,五味子10g。
加减:口渴多饮甚者,加黄精15g,天花粉15g以益气生津;气短乏力甚者,加白术15g,茯苓15g以健脾益气;心悸失眠者,加炒酸枣仁10g,柏子仁10g以养心安神;汗出淋漓者,加浮小麦15g,煅龙骨先煎30g,煅牡蛎先煎30g以收敛止汗。
阴阳两虚证
证候:神疲乏力,咽干口燥,腰膝酸冷,或手足畏寒,夜尿频多;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自汗易感,气短懒言,颜面肢体浮肿,尿多浊沫,或小便量多,男子阳痿,女子***淡漠,大便干稀不调,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病机:阴损及阳,肾阳衰微。
治法:滋阴温阳,利水消肿。
方药:右归饮加减,
熟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