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表达.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表达.doc

上传人:zbptpek785 2015/9/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表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一、引言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仅满足于功能,更加趋向于产品对于自身情感的满足,因此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地域特性融入到设计当中已成为设计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能为设计带来新的灵感。而怎样运用民族传统文化,怎样让产品体现民族文化气息,运用产品设计符号学原理为我们将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结合提供一套系统而清晰地理论方法。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提炼与再设计
(一)“符号”的定义
对于“符号”一词的定义,各国学者对它的解释各不相同,在20世纪初,人们才对符号的认识才慢慢的趋向一致,在这个时候瑞士语言学家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提出:“语言符号解释为“能指”和“所指”,即形式和情感。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构成了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学者德里达在符号学上认为符号存在着无限差异性。且符号具有不稳定性。分析发现在他们各自提出的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即符号的所指是事物意义或者情感表达的形式。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意”的延续
“意”一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艺术家们所追求的。也是最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在符号学中“意”即符号的“所指”。在很多艺术创作作品中,虽看不出元素其
“形”但却能心领神会其“意”而这些都与符号的情感表达有关。比如中国的水墨画和毛笔字,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气”“神”的完美诠释。
在国内,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结合于设计中并不少见。但是对于文化和产品的结合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文化符号的应用大多流于形式。与产品的结合上未能找到其契合点。过于牵强。而很多将传统文化与产品相结合的设计都是出现在学生的概念设计或者竞赛专题上,最终的产品商业化成熟度低。其次缺少系统的理论方法的支撑,对于文化进行”拿来主义“。再者对于指导设计实践的设计理论观点也缺乏多元性。虽然我们在意识到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如何看待和评价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上的标准却过于单一。在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大多数设计师和消费群体依旧以现代主义的功能性来衡量设计的好坏。
(三)运用设计符号学原理体现中国“意”的情感表达
在现代化语境下,传统文化符号需要以新的形式存在,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加工。运用设计符号学原理。在设计中根据自己对其文化意义的感悟结合现代的审美特征进行重新编码,新的符号通过各种媒介被受众者接受。不同的接受者因其文化程度的不同,地域名族特性不同,等等自身因素对符号所表达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对传统文化有较深的理解,而且在设计表达上也要根据针对性的用户群体来进行设计。
对于设计符号的类型,马克斯?本则曾在《符号与设计》一书中将其分为三类:
“图像性设计符号、指示性设计符号、象征性设计符号”。书中提出“设计的图像性符号细分为抽象图像性符号、类比图像性符号、再现图像性符号”。图像性符号以物化的形式来传达其意义。设计指示性符号更趋向于让人清楚了解其要表达的意图。象征性符号是所指的事物具有紧密联系。通常传承文化或者文化释义是在象征性符号表达过程中的必要条件。
符号揭示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符号学则关注的是符号所传达的意义,而设计符号学理论则是为设计实践作指导作用,设计者将文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