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茶文化简介
Lime
诗云:“茶亦醉人何必酒。”
明文征明《品茶图》
清任熊《煮茗图》
水墨丹青中的茶
《莫分茶》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诗词歌赋中的茶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红楼梦》全书一百二十回,其中谈及茶事的有近300处。此外,曹雪芹《红楼梦》中还写到茶的沏泡、品饮技艺,以及茶诗、茶赋与茶联等。 可谓是“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文学小说中的茶
在平常百姓家,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茶在中国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那么茶是怎么被古人所发现的呢?茶又是怎样从最初的药用到蔬食到今天的羹饮的呢?
“茶”字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据《神农百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茶的古字)就是茶。
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茶的起源与发展
饮茶的起源:众说不一,药用在先,还是食用为源?
多数学者认可的是: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茶,并逐渐认识到茶叶保健,特别是解毒、提神的作用,从而演变成今天的茶饮。
充饥:在原始社会,人类在山野狩猎动物和寻找植物作为食物。采摘各种可食用的花、果、叶用以充饥,而茶也是其中的一种。
药用:在人类进入农耕生产之后,便开始寻求防病和治病的方法。“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这一事实确凿的记载。茶的作用从充饥发展到药用。
茶菜:茶叶当菜吃,少则不下3000年以上的历史。据《晏子春秋》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茶的别称)菜而已”。东汉时壶居士在《食忌》上则说:“苦菜久食为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这种茶“与韭同食”,也是以茶作菜。
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饮茶风俗初现
追溯中国茶文化的渊源,就要提到上古时代的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尝百草是我国流传很广、影响很深的一个关于茶起源的古代传说。
神农时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当时人类已进入新石器的全盛时期,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已渐趋发达,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时代。神农则是这一时期先民的集中代表。
两晋、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阶段
晋代随着茶叶生产的较大发展,饮茶的文化性也更加体现出来了。到了南北朝后,茶饮进一步普及,茶饮在民间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被赋予了浓浓的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