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9
文档名称:

能效测评软件eep说明书.doc

格式:doc   大小:16,688KB   页数:1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能效测评软件eep说明书.doc

上传人:xinsheng2008 2018/9/28 文件大小:16.3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能效测评软件eep说明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AutoCADVersion
建筑节能系列软件-能效测评模块
EEP
使用说明书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使用手册
版权与商标说明
PKPM计算机程序及全部相关文档都是受专利法和著作权法保护的产品,版权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手段复制本产品或文档的任何部分。
PKPM 标志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软件事业部
(PKPM CAD工程部)
免责声明
PKPM系统在开发阶段经过了严格测试,自研发以来,国内外数以万计的工程应用证明了其适用性和正确性。
但用户必须清楚,在程序的准确性或可靠性上开发者未做任何直接或暗示性的担保,使用者必须了解程序的假定并必须独立地核查结果。
您可享有法律规定下PKPM不得排除或限制的担保、条件和条款。除了这些不可排除的担保、条件和条款,PKPM及其供应商不做出任何担保、条件、陈述、保证或条款(无论是明示的还是暗示的,也无论是依据成文法、普通法、惯例、常例,还是其他任何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性能、结果、安全、不侵权、适销性、完整性、可不受干扰使用以及适用于任何特殊用途。本免除担保声明在某些国家可能无效。您可能享有法律规定下不得放弃或免除的担保权利。PKPM不在适用法律允许的范围外限制您所享有的担保权利。 
前言
建筑节能系列软件-能效测评模块EEP是根据《民用建筑能耗标识技术导则》、《建筑能效标识技术标准》(JGJ/T288-2012)编制。能够帮助建筑节能能效测评人员快速方便的进行负荷分析和建筑能耗计算,填写评测表格,并生成详尽的计算报告,对建筑能耗进行评测。
本软件可以直接从DWG文件中提取建筑模型数据,或直接使用软件自带的建模软件,也可直接使用PKPM系列软件已建立的建筑模型进行能耗评测,大大减少建立建筑模型的工作量。
模型建立后即可以进行能效评测。软件提供有大量不同设备机组的类型库,设备性能参数和参照建筑定义可以方便地修改,软件自动计算建筑物的面积、体形系数和窗墙比等参数,对评测建筑和80年代参照建筑进行逐时的动态模拟,自动计算建筑的各项耗能量,计算节能率,生成建筑能效评测需要的各种表格。
本软件可从建筑图纸自动提取建筑能耗评测所需要的建筑数据,仅需输入所需要的热工参数即可进行建筑能效评测计算。
本软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运行,具有一般Windows应用程序的主要特点,安装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者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掌握它。软件的使用者只需通过标准的Windows对话框完成对建筑物的描述,其他复杂的分析计算以及各种形式的计算结果输出,完全由软件自动完成。
自此版本开始,软件将迎来功能性升级完全免费的重大变革。用户在安装“在线升级客户端”后,可网上实时下载补丁更新。
该软件设置正版用户将获得独享的授权注册码,注册码与软件加密锁绑定,与使用者自主选择的各地规范完美匹配,达到灵活搭配、快捷升级的效果。
软件主要特点:
简单直观
使用者无需掌握热力学原理,只需从库中选择需要的围护结构即可完成围护结构物性参数的输入。并可随时扩充墙体库、门窗库。所有主要功能操作步骤3步以内,与AutoCAD完美兼容,右键快捷菜单感知选择对象类型,动态组成相关菜单,加快操作速度,使模型处理和节能设计方便快捷。
人性
避免成为一个单纯的计算程序。自动读取各种需要的数据,直接输出打印生成的计算结果,并形成帮助说明。克服单纯的计算软件设计过程和计算过程无法很好结合的弊病。
智能
如果评测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参数,程序会自动选择合适的初始值或提供相应的规范帮助,以方便使用者的选用和设定。建筑数据可以随时修改,已输入的建筑热工数据自动保存和更新。
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形平台
无需单独支付图形平台费用。在该图形平台上,可以直接打开DWG图。
软件开发依据和参考标准
《民用建筑能耗标识技术导则》
《建筑能效标识技术标准》(JGJ/T288-201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目录
前言 1
目录 3
第一章概述 6
7
7
软件安装 7
软件使用权限 13
软件注册 13
使用软件的注意事项 17
网络版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