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白鹿原中的宗法思想.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白鹿原中的宗法思想.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8/9/29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白鹿原中的宗法思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白鹿原》的宗法制度
 中国文学经典《白鹿原》以素有“仁义之村”的白鹿村为背景,描写了白鹿两家三代人的恩怨,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历史发展面貌,被称为关于农村发展的诗史。而旧中国的农村,就是封建传统思想的一个缩影,不管是在社会、经济、文化、道德、法律等方面都有所反应。所以,我就《白鹿原》所体现出的,中国旧农村以宗法制为代表的封建传统思想来展开我的论述。
宗法制在中国由来已久,包括长幼有序、继承、婚嫁、祭祀、伦理、道德等内容;其不仅是周天子为巩固统治而设立的一系列政治法律制度,更是中国封建社会所延续的基本思想观念。宗法制影响着中国历史千百年的发展,几乎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规范人民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在白鹿原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宗法思想:无论是白鹿两家从出生到祭祀,白鹿村的婚丧嫁娶,甚至是到了抗战时期白鹿两家面临着国仇家恨时的抉择,无一不是渗透着传统宗法制度。
一、白鹿两家的恩怨及争斗,是宗法思想中嫡长子继承制度引起的。
如小说写道:白鹿两家原是一家,但族长一直由大房白家继承,但二房鹿家一直不服,所以总是暗中与白家争斗;到了白嘉轩与鹿子霖这代,白家衰落、买田产,鹿子霖与白嘉轩的争斗白热化,鹿家为取代白家成为族长的明争暗斗日益加剧等等。
这种种的原因就是宗法制嫡长子与庶出子地位不平等、待遇不公平的引起的。家族由始祖的开始传宗继统并且世代均由承继,每个人的命运、地位、权利仅靠出身决定而非个人平等努力得来,以此来维护家国稳定的落后思想必将在社会的发展中毁灭。
二、白嘉轩求子的曲折历程,是宗法思想中男尊女卑家庭观的反映。
小说写道:白嘉轩娶了六房太太,但都因命薄而死,没有给他留下一个子嗣;六门婚事使得原本家门已衰的白家家资殆尽,但白嘉轩及其母还是坚持买田产买祖业也得再娶以生子不使白家无后等等。
在这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宗法制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对男嗣的偏执追求使妇女地位低下,沦为了传宗接代的生殖工具。“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道德伦理深深禁锢着妇女的人权,也扭曲了对繁衍后代的理解。
三、白鹿原年轻人对族规的反抗,是宗法思想中宗权礼教束缚的体现。
小说中白鹿两家的年轻人:白灵的思想先进、具有反叛精神,她追求自由爱情反对传统封建包办婚姻;她不顾族长、家规的禁止,与初恋情人鹿兆海因为理想相同而相爱、后又因为信仰不同而依然决绝等都体现了白鹿两家的年青人以自己的不同方式与家庭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