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微信公众号即将被玩坏
这真是一个充满了营销和广告的网络世界。
如果你围观了网络红人猫力和摄影师咖小西的照片版权之争,就会发现所有手工或者心中默默点赞的图片、文字、音乐都有可能被商业品牌所植入,无论主题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奋不顾身的爱情”。而这种行为最终可能造成的就是,所有网络平台都被这些营销活动所侵蚀,最终玩坏。下一个就是微信公众号。
网络信息越来越碎片化的确给个人创业者以更多的机会。比如在博客时代,韩寒、王小峰、徐静蕾等著名博主就有了可以匹敌大众媒体的点击率和影响力,而他们的博客也有了相应的商业价值。
同样,在微博最红火的那两年―想想也就是2011年和2012年,却觉得非常久远,以微博作为阵地的营销活动同样层出不穷:微博营销成为迅速蹿红的一门生意,杜蕾斯一个微博账号就有多个团队宣誓对其的主权;很多传统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也生造了一批类似于“社会化媒体营销总监”的职位;很多公司的营销预算也有一部分投向了微博平台。而现在呢?新浪微博的没落,这些营销活动应该也是功不可没。
而即将被玩坏的就是微信公众号。
7月末,微信在一段时间内公布了公众号的阅读量让众多自媒体大号的谎言被戳破:阅读量偏低,每篇文章能够超过5万人阅读就已经算是高水准了;读者互动也不够活跃,超过10%都很难。这其实验证了很多人之前就有的感觉:订阅号里每个账号上都显示若干条信息未被阅读,没时间也没兴趣去点开。一方面这是由于订阅的公众号过多,导致无法全部阅读。另外一方面,就是文章质量下降使得读者没有打开的欲望。
而这应该就是微信公众号的现实:信息和时间的碎片化的确让微信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占有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为了商业利益一拥而上的账号正让这个平台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其实,无论是博客、微博和微信,如果把它们都算作是自媒体的话―毕竟都可以由个体独立创作,没有经过传统媒体的编辑流程,它们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个体在商业利益面前能否保持文章的公正性和持续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现在看来,想达到这一目标很难,特别是以公众号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自媒体更是这样。曾有多家公关公司私下透露,投放给所谓自媒体大号的费用越来越高,而且文章质量也是越来越差。这就是所有赚快钱的问题所在。
与传统媒体相比,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更新速度更快、文章也更容易有独特的风格。而传统媒体产业的体系和流程形成有其深刻原因,并非一无是处。微信公众号更像是手工业,初期可以凭借手工艺人的个人水准让产品独树一帜,获得不错的销量。而如果长时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