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熟能生巧——卖油翁的启示
熟能生巧——卖油翁的启示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习知识也不例外。一天下午,楠楠对着刚刚接触到的数学题,开始烦恼起来,甚至失去了信心,也不想再算下去了。
妈妈把她叫过来坐在身边,问道:你觉得别的同学能做出来吗?她点点头,看起来很沮丧。妈妈想了想,对她说:能做出来的人,一定练习得很多。做爸爸妈妈的,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能为人们服务。你愿意做这样的人吗?楠楠肯定地点点头。
很好,妈妈很高兴你有这样的选择。如果你想长大了为更多的人服务,就要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去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个人学习的时候,都要付出努力和辛苦。如果我们生来就会,还需要学吗?做什么事都是熟能生巧,就像「卖油翁」的故事一样。
宋朝的时候,一位叫陈咨尧的人擅长射箭,他认为当今世上像他这么高水平的,找不到第二个人。因此他很骄傲。
有一天,他在自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肩上的担子,站在旁边,歪着头,很有兴趣地观看他射箭。陈咨尧射出的箭,十枝中有八九枝射中了靶子,老翁看了便微微点头。
陈咨尧问他: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术是不是很高明啊?
卖油翁却说:也没什么别的技术,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陈咨尧一听很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贬低我的本领!
卖油翁微微一笑,说:我是从倒油的经验悟出这个道理的。
接着,卖油翁把一个油葫芦放在地上,葫芦口上不放漏斗,却放了一枚铜钱,刚好把葫芦口盖住,只留出铜钱中间那个小孔。
然后,卖油翁慢慢地用勺子舀出油来往葫芦里倒,只见油像一条细线一样从钱孔中流入葫芦,一勺油倒完了,那枚铜钱却没有沾上一点油痕。
倒完,卖油翁直起身子,笑了笑说:我这点技术,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就是手熟罢了。
楠楠听了很好奇,想模仿卖油翁,接了些自来水往瓶子里倒,结果总是对不准瓶口,水都流到外面了。
妈妈看到了,问楠楠:卖油翁倒油的技巧为什么那么高呢?
楠楠说:因为他练习的次数多。
妈妈说:是啊,做事熟练的关键在于多练。有个老师教学生学习写毛笔字,刚开始的时候,练习最基础的点,老师要求至少练五千遍。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所以做事不要轻易泄气,学习也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它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它一千次
。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即使再愚笨的人也会变得明理,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