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资产配置需重归均衡.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资产配置需重归均衡.doc

上传人:lxydx666 2015/9/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资产配置需重归均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资产配置需重归均衡
进入5-6月,经济基本面发生鲜明变化:其一,库存周期的第二低点出现,增长担忧缓解;其二,政策压力缓解,地产局面缓和,政策大方向微调中;其三,美元走弱,全球局部风险缓解,风险偏好上升。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资产配置的结构问题,配置回归均衡化是必选动作。
无论是从基本面还是市场面而言,5-6月都是一个重新布局的阶段,或者说市场和基本面都到了转折点。就基本面而言,3-4月的PMI出现了明显的反季节性,这是由库存周期运行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与2012年四季度的反季节性回升具有同样的库存机理,所以这是新的库存周期向上运动中的波折而已。但就经济的短期波动特征来看,4月的PMI说明库存周期的第二低点可能已经出现,或者无论如何,经济周期在5-6月已经到了趋势性的时间拐点,这一拐点对2013年全年具有决定性意义,从现在远望2013年底的业绩结算时刻,可以说,5-6月是决胜的布局阶段。
从市场的角度看,在周期调整过程中的成长股泡沫化进程本身就说明了市场资金的宽裕,这也是市场活力的表现。但成长股与周期股的估值剪刀差过于明显,也是一种风险。这种潜在风险爆发的突破口需要基本面的变化,而5-6月正是基本面方向选择的时刻。虽然可能经济周期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向去演绎,但就映射基本面的市场而言,价值股需要基本面回归,成长股需要估值回归,因此,后市无论系统性是向上还是向下,成长股与周期股都会先出现一个剪刀差收敛的过程。对于当下而言,配置回归均衡化是必选动作。而后续的经济与资金演化将产生二次分化,分化的起点很可能在5-6月间。
库存周期的双底或已出现
目前看,基本面确实在发生变化,而6月当是诸多基本面问题的转折点。首先是关于国内经济问题,3-4月经济的疲弱态势令本轮库存周期的延续性被质疑。实际上,本来2013年1-4月就是我们定义的本轮库存周期的二次探底阶段,而在这个时候,大宗价格的暴跌又对库存周期扰动非常明显。库存周期的机理就是价格问题,价格下跌自然会产生负面冲击,4月PMI购进价格环比下跌10个百分点以上,历史上看,分别于2005年5月、2008年8-10月、2010年5月、2011年10月、2012年5月出现过单月10个百分点以上的购进价格下跌幅度,而随后,分别于2005年7月、2009年1月、2010年7月、2012年8月见到短周期底部,如果购进价格大幅下跌,代表库存行为“量价齐跌”的最后一环,两个月后很大概率见到短周期的底部。所以,我们对库存周期的理解而言,二季度一定是一个低点。
在价格回落的同时,4月产成品库存不升反降,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方面说明需求可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恶化,这从生产端数据可以得到印证;另一方面,价格下跌推动了再次主动去库存的行为。如前所述,3月产成品库存反弹至50以上不是正常现象,必然要求再一次的去库存行为,而去库存之后,短周期才有可能重新向上。分析可见,本轮库存周期的第二低点将在二季度出现。退一步说,即便这一判断出现了失误,这一失误也将在二季度,最迟6月就明朗,所以,5-6月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的布局期。
政策在放松
除了经济的运行趋势之外,政策在6月也是一个观察期。在现有状态下,关于地产产业链的方向,市场一定是纠结的,量价上升有可能出台进一步的政策,量价下跌则又有可能成为行业基本面的最根本负面因素,注定地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