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一、按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性质分类
1、教育 2、医疗卫生 3、商业服务 4、文化、体育
5、金融、邮电 6、行政管理 7、市政设施 8、其他
二、按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频繁程度分类
1、居民每日或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2、居民必要的非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三、按营利与非营利性分类
第二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规划布置的要求和方式
1、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1]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服务半径为:居住区级800~1000m;居住小区级400~500m;居住组团级150~200m。
[2]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要考虑职工上下班的走向。
[3]独立的工矿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应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4]应与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能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
2、规划布置的方式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方式按二级或三级布置。
第一级居住区级主要包括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民民服务的机构。
第二级居住小区级主要包括菜站、综合商店、小吃店、物业管理、会所、幼托、中小学等。
第三级居住组团级主要包括社区、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等。
第二级和第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都是居民日常必需的,通称为基层公共服务没施。
二、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1、居住区文化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
[1]沿街线状布置,应根据道路的性质和走向等因素综合考虑
[2]成片集中布置,应根据各类服务设施的功能要求和行业特
点成组结合,分块布置。既要考虑沿街立面的要求,又要
注意内部空间组合以及合理地组织人流和货流的最佳线路
[3]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是我国传统的布置方
式,对改变城市面貌容易取得显著的效果,特别是采用沿
街住宅底层商店的方式比较节约用地,但在使用和经营管
理方面不如成片集中的布置方式有利。
2、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
[1]住宅底层商业服务设施:住宅底层设置商业服务
设施是我国比较常见的布置方式,特别在旧城中
大都采用这种方式。
[2]独立设置的商业服务设施:可分为综合商场或超
市它们可以布置在同一幢空间较大的建筑内,也
可以由几幢建筑结合周围环境加以组合。这种布
置方式由于集中紧凑,便于居民使用。
三、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1、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儿童教育设施两类。为了便于居民的使用,商业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布置,以形成居住小区的生活服务中心。
中小学是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最大的项目,它直接影响居住小区和居住区规划布局,在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规划中就应加以考虑,小学的服务半径为500m左右,中学为1000m左右。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1]幼托的规划布置:幼托是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占地最
大的项目,应布置在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单独地段上。
幼托的总平面布置要保证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场地有良好
的朝向,室外要有一定面积的硬地和活动器械等,以供
儿童室外活动。
[2]小商店的规划布置:其特点是面积小,品种多和布点灵
活,服务时间长,深受群众欢迎。在旧市区,这类小商
店比较普遍,一般都设在服务方便的路口。
2、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第三节居住区道路和交通的规划布置
一、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
居住区道路除一些日常的功能外,还要考虑救护、消防和搬
运等车辆的通行。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
第一级居住区级,是主要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
30m,车道宽度不小于9m,人行道宽度为2~4m不等;
第二级居住小区级,是次要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10~
14m,车道宽度6~8m,~2m;
第三级住宅组团级,是区内的支路,车道宽度为4~6m;
第四级宅前小路,通向各单元门前,。
此外,在居住区内还可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其宽度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而定。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