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规划依据 3
一、规划背景 3
二、安置区简介 3
三、规划依据 3
四、规划指导思想 4
五、移民安置经济分析 5
六、安置目标和标准 5
第二章规划分析 5
二、规划现状 6
三、规划设计分析 7
第三章、产业规划 8
一、产业发展总体布局 8
二、产业发展模式 9
三、发展战略 9
第四章道路交通规划 10
一、现状概况 10
二、道路交通规划 10
第五章给水工程规划 10
一、用水量预测 10
二、水源选择 10
三、给水设施规划 11
第六章排水工程规划 11
一、排水体制的选择 11
二、排水量预测 11
三、排水设施规划 11
第七章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12
一、电力工程规划 12
1、规划区用电负荷预测 12
2、电源规划 12
3、高低压电力线敷设 12
4、路灯照明 12
二、电信工程规划 12
三、有线电视工程规划 12
第八章综合防灾规划 12
一、防洪规划 12
(一)防洪标准 13
(二)洪峰流量计算 13
(三)防洪措施 13
二、消防规划 13
三、防震工程规划 13
四、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14
五、防灾减灾措施 14
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 14
一、规划目标及原则 14
二、绿地系统结构 14
三、绿地系统规划 15
第十章景观风貌规划 15
一、景观风貌要素分析 15
二、规划目标 15
三、总体景观风貌构架 15
四、景观风貌规划 15
(1)山体景观 15
(2)水体景观 15
(3)建筑景观 15
(4)村镇空间景观 16
五、绿地环境景观规划 16
(一)总体构思 16
(二)环境设计 16
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17
一、近期建设原则 17
二、近期用地布局及发展方向 17
三、近期主要建设项目及项目工程概算 18
一号安置点(一期工程)基础设施工程概算:(见表一) 18
附表二 23
地勘报告 23
一、概述 23
二、各移民安置区地质条件评价 24
(一)一号工地地、二号工地地、后甸移民安置区 24
(二)大平地移民安置区 26
图纸 28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规划依据
一、规划背景
宾川县移民安置区总体规划项目来源于澜沧江中下游的水电站开发,小湾水电站为云南省澜沧江中下游河段二库(小湾、糯扎渡)八级(功果桥、小湾、漫湾、大朝山、糯扎渡、景洪、橄榄坝和勐松)开发方案的第二个梯级,为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水电梯级开发的龙头电站,对下游各梯级具有较好的调节补偿作用。是云南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战略的重点工程。
二、安置区简介
整个安置区在宾川县境内,是整个水电移民规划中唯一的异地移民安置区。安置区位于金牛、大营和鸡足山三镇交界处,北接炼洞,南靠小银甸,东接井头营,西靠乌稍。距离县城约12km,而且有县城至鸡足山景区的旅游公路通过,“十一五”期间还将扩建成二级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区位条件较好。其权属是原77263部队的军场用地,现己移交至宾川县人民政府管理,由于长期闲置,大多数用地已被当地居民开垦种玉米等早作物;安置区土地利用现状大部分为旱地,少量为空闲荒地,并有一些冲沟发育,整体地势比较平坦,土壤较肥沃,光热资源非常充足,属于干热河谷地区,适宜农作物的生长,适宜多种粮食作物和桔果、葡萄、枣子、石榴等高产经济作物。宾川县属中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区,显著特点是“炎热、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1 7 .9℃,极端最高气温38 2℃,极端最低气温-℃。,同照百分率63%,太阳辐射为155千卡/平方厘米·年。主要特征: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立体气候明显。年霜期100~120天,,风向多为西南风,雨前雨中往往出现北风,气候极其适宜农作物生长。但水资源缺乏,并且安置区附近的植被较差,土层的含水能力不强,以致整个安置区几乎无出水箐沟存在,附近居民甚至连人畜引水也需从很远的山箐引来,生产用水更是只能靠自然降雨了;如能解决该地的用水问题,它将是一块用来安置移民的不可多得的丰收宝地。
通过安置区的全面建设,以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来进行规划和建设,为规划期末整个安置区的新农村建设起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也为移民安置规划起到带动作用。
三、规划依据
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补偿条例》;
《小湾移民安置实施规划标准》;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设部;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主要技术规范汇编》;
《云南省村庄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