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学前心理学.doc

格式:doc   大小:294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前心理学.doc

上传人:w447750 2018/10/2 文件大小:2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前心理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前心理学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趋势
心理学家通过长期的、大量的研究,揭示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历程的一般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
1、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
(1)从不齐全到齐全。
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在出生的时候并非已经齐全,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比如,头几个月的孩子不会认人,1岁半之后才开始真正掌握语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次序,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
(2)从笼统到分化。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笼统、弥漫而不分化的。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情绪,发展趋势都是从混沌或暧昧到分化和明确。也可以说,最初是简单和单一的,后来逐渐复杂和多样化。例如:幼小的婴儿只能分辨颜色的鲜明和灰暗,3岁左右才能辨别各种基本颜色。最初婴儿的情绪只有笼统的喜怒之别,以后几年才逐渐分化出愉快和喜爱、惊奇、厌恶以至妒忌等各种各样的情绪。
2、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和概括化。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就典型地反映了这一趋势。幼小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是非常具体形象的。比如,他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他不理解“长了胡子的叔叔”怎么能是儿子呢?***典型的思维方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发展。
3、从被动到主动
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儿童心理活动是由无意向有意发展的。新生儿的原始反射是本能活动,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完全是无意识的。如:新生儿会紧紧抓住放在他手心的物体,这种抓握动作完全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开始出现了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然后发展到不仅意识到活动目的,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情况和过程。如,大班幼儿不仅能知道自己要记住什么,而且知道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这就是有意记忆。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很大程度上受生理局限,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也逐渐增长。比如:二、三岁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生理上不成熟所致,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增长。四五岁的孩子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却很容易分散,表现出个体主动的选择与调节。
4、从零乱到成体系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比如,幼小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正因为不成体系,心理活动非常容易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系统性,形成了整体,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指儿童所特有的,与***不同的特征。
(1)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
一般来所,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几十年前甚至一百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基本特征至今仍适用于当代儿童。

, 儿童掌握人类知识经验也必须遵循这一顺序,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都需要经历相应的时间。
,也要经过一个大体相同的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2)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儿童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和教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这就构成了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社会条件的变化可以引起儿童年龄特征的变化,但不是立刻反映出来,要经历一定时间。

(3)儿童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辨证统一的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所以我们可以参照前人所揭示的有关年龄特征的表现来了解和教育今天的儿童。但也要反对过分夸大其稳定性,以免忽视社会条件和教育工作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作用;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可变性,所以我们坚信通过改善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变化。当然,也要反对过分强调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以免不顾儿童年龄特征而盲目地对儿童提出过高的要求,过分夸大社会条件特别是教育工作的作用。只有全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