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带伤的美丽梁衡》阅读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带伤的美丽梁衡》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uxiangzhid56 2018/10/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带伤的美丽梁衡》阅读答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让你欣赏一位带伤流血的美人,那是一种怎样尴尬。 40 年后,当我重因内蒙古乌梁素海
时,遇到的就是这种难堪。
乌梁素海在内蒙古河套地区东边的乌拉山下。 40 年前我大学刚毕业时曾在这里当记者。
叫“海”,实际上是一个湖,当地人称湖为海子,乌梁素海是“红柳海”的意思。红柳是当地
的一种耐沙、耐碱的野生灌木。单听这名字,就有几分原生态的味道。而且这“海”确实很
大, 历史上最大时有 1200 多平方公里, 是地球上同纬度的最大淡水湖。 每当船行湖上时, 我
最喜欢看深不可测的碧绿碧绿的水面,看船尾激起的雪白浪花,还有贴着船帮游戏的鲤鱼。
而黄昏降临,远处的乌拉山就会勾出一条暗黑色的曲线,如油画上见过的奔突的海岸,当时
我真觉得这就是大海了。
那时,市场上物质供应还比较匮乏,城里人一年也尝不到几次鱼,但这海子边的人吃鱼
就如吃米饭一样平常。赶上冬天凿开冰洞捕鱼,鱼闻声而来,密聚不散,插进一根木竿都不
会倒。 那时, 每当外地人一来到河套, 主人就说:“去看看我们的乌梁素海! ”眼里放着亮光,
脸上掩饰不住的骄傲。
这次我们真的又来看乌梁素海了。 7 月的阳光一片灿烂,我们乘一条小船驶入湖面,为
了能更有效地翻动历史的篇章, 主人还请了一些已退休的老 “海民”,与我们同游同忆。 船中
间的小桌上摆着河套西瓜、 葵花籽, 还有油炸的小鱼, 只有寸许来长。 主人说, 实在对不起,
现在海子里最大的鱼, 也不过如此了。 我顿觉心情沉重。 40 年前打鱼, 是用麻绳结的大眼网。
三斤以下的都不要,开着 70 吨的三桅大帆船进海子,一网 10 万斤,最多时年产 500 万吨。
打上鱼就用这湖水直接煮,那才叫鲜呢。现在,这水你喝一口准拉肚子。 ”
海上泛轻舟,本来是轻松惬意的事,可是今天我们却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这应了李
清照的那句词: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我们今天坐的船真的由过去的 70 吨三桅
大船退化成像一只蚱蜢似的舴艋小舟。
河套灌区是我国三大自流灌区之一。黄河自宁夏一入内蒙古境,便开始滋润这 800 里土
地。经过总干、干、分干、支、斗、农、毛七级灌水渠道,流入田间,又再依次经总排干、
排干等七级排水沟,将水退到乌梁素海,在这里沉淀缓冲后,再退入黄河。所以,这海子是
河套平原的“肾” ,首先起储水排水的作用。同时,又是河套的“肺” ,它云蒸雾霭,吐纳水
汽,调节气候。所以才有 800 里平原的旱涝保收,才有和北面乌拉山著名的国家级森林保护
区的美景。但是,近几十年来人口增加,工厂增多,农田里化肥农药增施,而进入湖中的水
量却急剧减少,水质下滑。你想,排进湖里的这些水是什么水啊?就是将 800 里平原浇了一
遍的脏水。河套农田每年施用农药 1500 万吨,化肥 50 万吨,进入乌梁素海的工业及生活污
水 3500 万吨,这些都要洗到湖里来啊。 所以,当地人说, 乌梁素海已经由河套平原的肾和肺,
退化为一个“尿盆子”了。
抚今追昔,虽清风拂面,还是拂不去心头的一怀愁绪,我便到后甲板散步。只见偌大的
湖面上,用竹竿标出二三十米宽的一条水道,我们的这个“舴艋”小舟只能在两竿之间小心
地穿行。原来,湖面的水深已由当年的平均 40 米,降为不足一米,要行船,就只好单挖一
条行船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