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子牙河下游上段水环境现状及治理调研报告三.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子牙河下游上段水环境现状及治理调研报告三.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10/2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子牙河下游上段水环境现状及治理调研报告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子牙河下游上段水环境现状及治理调
研报告三

该段河道位于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交汇处下游,原为海河南系(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洪水进入天津通过海河入海的要道。
建国以来,尤其是毛泽东主席作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战略决策后,提出了“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防洪治理方针,拉开了海河流域以防洪除涝为中心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序幕,先后开挖、扩挖了子牙新河、漳卫新河和独流减河等,改变了海河南系洪水汇集天津如海的不利局面。现在该段河道为汛期大清河洪水入海通道之一(大清河洪水主要经由独流减河入海)。
近年来该段河道过境水主要有大清河洪水、引黄济津、北水南调和中亭河涝水等四种:
(1)大清河洪水
西河闸是大清河系洪水进入天津市的控制型工程,为该段河道下口。
大清河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发生的季节以7、8月份最多,7月下旬到8月上旬更为集中,量级最大。根据西河闸水文站1963年〜XX年实测流量资料统计,建站来,1963年8月 2 7日出现了最大过闸流量1203/s; 60年代的洪水较大,年最大洪峰流量发生时间多集中在8、9月份,除1963年洪水以外, 大于003/s的洪水发生过4次:1964年8约的洪峰流量为
11003/s, 1966 年 9 月为623/s,19 67 年 8 月为 63 3/s, 1977 年8月643/s,其余年份的洪峰流量较小,1980年以来的多数年份山现河流断流现象。
(2)引黄入津
由于天津地处流域最下游,自身没有固定水源,上世纪 80年代以前一直靠开采地下水供水。1983年,国家实施了引溧入津工程,从此位于滦河的潘家口水库便成为天津市城市供水主要水源地。海河流域降水多集中在汛期,径流量年际变化很大,经常发生连丰、连枯现象,自1997年以来,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持续干旱,主要入海河道先后断流,水库蓄水锐减。
特别是天津市主要水源地潘家口水库,自1998年进入枯水期, 入库水量大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