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缺铁性贫血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铁代谢
铁是人体最丰富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所有有功能的细胞均含有铁。
缺铁——
影响血红素的合成:贫血,人体缺氧
影响含铁酶的活力:精神发育和行为改变
影响肌红蛋白的合成:肌力下降,疲乏无力
铁缺乏症
体内储存铁耗尽
(iron depletion,ID)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
缺铁性贫血(IDA)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
流行病学
最常见的贫血类型
以儿童和女性(尤其是育龄和妊娠期)发病率最高
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
6个月—2岁的婴幼儿
%—%
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
妊娠三个月以上的妇女 %
育龄女性 %
青少年 %
铁的来源和吸收
食物:正常每日饮食含铁10~15mg,约5%~10%可被吸收。
食物中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
前者吸收率高, 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吸收率10%~25%;后者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以豆类、木耳等含量较高),% ~ %。
红细胞释放的铁:体内衰老的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
铁代谢
铁由肠道细胞吸收入血的过程尚未完全明确
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场上段
人类铁吸收至少有两种途径
血红素铁吸收途径和二价亚铁吸收途径
氯化高铁血红素
以完整的分子进入细胞
无机铁转化为二价铁
肠道细胞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