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百城记:长春.doc

格式:doc   大小:15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百城记:长春.doc

上传人:小枷 2018/10/3 文件大小:1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百城记:长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轨电车传达着怀旧的气氛和东北其他城市比起来,长春人酒风并不"浩荡",尤其是近些年,再也很难看到酒后动手,血肉横飞的场面了。说到底,长春是一座文化城,像长春这样文质彬彬的城市很难找出几座。在东北城市中,长春算是一个异类,外人很难相信,长春的绿化面积一度达到80%,更难能可贵的是,由于三十年代建设之初城市规划到位,到现在为止,长春整个市区范围内只有一座立交桥,而交通并不显得拥堵,像北京那种钢筋水泥升腾在城市上空的恶劣场景在长春完全不可想象。长春地标之一的地质宫作家宗仁发曾经总结说,"美丽的长春市,坐落在吉林大学上"。吉林大学旧校区就在长春市区内,没有围墙,横跨五条街道,学生们在宿舍、教室、食堂间走动,甚至要穿过马路,学校和社会融为一体,场面可人。和全国其他很多大学一样,现在的吉林大学是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军需大学六所学校合并而成,家大业大,人齿日增,又建设了巨大的新校区,内囊翻上来,2007年北京青年报曾经报道,吉林大学经济困难,甚至有破产之忧。或许,这是一个标志,长春人曾经引以为傲的很多东西都渐渐远去,甚至成了过眼云烟。比如前面提到过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不用多说,任何超过30岁喜欢电影的人,大概都能回忆起它曾经的辉煌,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说出最近10年内长影拍出的任何一部电影名字。老长影的厂房大部分已经拆掉,土地也逐渐出让,作家乔迈2003年在《远去的长影》一文中,再现了拆除厂房时的景象:……长影大院里于是烟尘飞扬,断墙塌倒声和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时而也能看到三两人影,默默地观望在旁,不知是长影人还是别的人。在他们的眼睛里,几十年的荣辱兴废止于一瞬。曾经担任长影厂办主任、《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一书的作者胡昶说过:"如果把长影看做一支股票,此前有涨有落,呈曲线上升。进入90年代,长影则直线下跌。"事实是,长影新拍的电影很难让人记住,现在剩下的,或许是那座投资超过六个亿的长影世纪城吧。长影世纪城是一个主题公园,里面有号称亚洲最大的球幕电影和3D电影,还有欧洲电影里常见的那些东西,幽灵古堡、喷火巨龙、树人雕塑……中国的电影城很多,宁夏张贤亮的,浙江横店的,东北也加上了这么一座,不知道经营得如何了,祝他们好运吧。长影的雕塑,从前,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如果说长影的衰落有着文化体制上的原因的话,二人转的衰落就显得有些无奈了。看上去,近些年二人转在全国有着相当大的市场,但实际上,现在外面流行的所谓二人转,已经和过去的二人转有着本质的差别了。长春剧作家F对我说:现在的二人转表演就是插科打诨,说些粉段子,或者模仿明星唱歌,原因也有很多,比如在长春最火爆的和平大剧院看二人转,如果唱的过多,观众根本不爱听。听上去确实无奈,但和从业人员急功近利,不思进取就没有关系吗?现在的演员还有几个能像韩子平、董玮那样能唱下全本的《大西厢》呢?我一点都不乐观。辽宁出了个赵本山,似乎让人看到了二人转崛起的希望,但要说从前二人转演出的水平,吉林要说第二,怕是别人也不敢称第一。二人转本有三种形式,一个人的叫单出头,两个人的叫二人转,多人的叫拉场戏,一度在二人转创作大家王肯的主持下,还创立了新剧种,吉剧。但显然,这个剧种的发展不尽人意。东北农村有说法,叫"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当初电视剧《霍元甲》打遍全国无敌手,但在东北,输给了二人转。二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