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资料.doc

上传人:w3332654 2018/10/3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
1】钱学森
资料: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后通过外交手段于1955年10月8日抵达广州,10月28日到达北京,受到祖国人民和科学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曾作出过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在北京去世。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钱学森图书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故事:
一、克服重重阻碍艰难回国
上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力学界、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在美国,钱学森可以过上富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钱学森却一直牵挂着大洋彼岸的祖国。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兴奋不已,觉得现在正是回到祖国的时候。美当局知道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自然不想放走,因为钱学森知道了太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在克服百般阻挠之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回到祖国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从成功地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导弹的发射,到我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成功;从组织领导了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研制工作,到我国第一艘动力核潜艇的设计制造,以及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发射,他始终站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最前沿,突破无数科研难题,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贡献。
二、名利观
美国曾多次邀请钱学森访美,授予他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称号,但仍被他拒之门外,抛在脑后。他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外国荣誉。”
附:钱学森爱国的名言
(1)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2)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3)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2】李四光
资料: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揆,蒙古族,湖北省黄冈县人,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中国古生物学、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开拓者。他是大清的工科进士,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创立大地构造理论地质力学,对亚欧大陆东部山脉体系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是现代板块构造理论出现之前的大地构造理论之一,对中国的能源、地震、矿产资源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故事: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
3】黄继光
资料: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19日),原名黄际广,革命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营讯员。,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
“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2009年9月10日黄继光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故事:
(一)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黄继光于1951年3月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当要离开家乡的时候,母亲高兴地把一朵大红花带到了他的胸前,并对他说:“到了朝鲜,要多多杀敌,报答祖国和人民。”带着母亲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黄继光来到了朝鲜前线,被分配到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第2营当通信员。虽然是当通信员,他时刻想着要多学本领,刻苦地锻炼自己。他工作积极,学****认真,进步很快。1952年7月25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二)
1952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