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小儿烧伤常见发热的护理.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儿烧伤常见发热的护理.doc

上传人:yunde112 2015/9/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儿烧伤常见发热的护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儿烧伤常见发热的护理
作者:段培娟作者单位: 新疆疏勒,解放军12医院烧伤外科
【关键词】小儿烧伤;高热;护理
小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易受各种因素刺激而发生高热[1] 。高热是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而持续高热在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同时,也增加了热能的消耗,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威胁患儿的生命。
1 临床资料
2010年4月至2010年7月我科收治烧伤患儿67例,其中男45例,女22例;特大面积5例,大面积13例;面部烧伤11例,胸腹部烧伤18例,全身多处烧伤18例,四肢烧伤20例;发热病例61例,%,其中体温在38~℃不是20例,~39℃ 27例,~℃ 13例;61例患儿均经妥善处理后转危为安,脱离危险。
2 高热原因
脱水热
小儿细胞外液量占体重25%~47%,维持体液平衡较差,耐受脱水的能力较弱。烧伤早期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体液外渗,造成细胞脱水,烧伤患儿脑细胞脱水导致小儿高热,一般于伤后24h内可发生。
渗出液的回吸收
烧伤48h后毛细血管的张力和通透性逐渐恢复,渗出在组织间的液体和电解质开始回吸收,创面渗出液减少,***吸收,产生回吸热[1]。
创面感染
烧伤后创面组织坏死是细菌繁殖的良好环境,常出现局部创面潮湿、积脓、伴恶臭味。这是烧伤后引起高热的主要原因。
换药热
常因换药面积较大、时间较长或创面侵浴后,大量***吸收入血所致,61例患儿平均在换药后4h发生换药热。
环境温度、湿度
患儿本身由于创面的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另外干燥炎热的环境和持续的灯烤,易引起高热。
3 护理措施
及时补液纠正脱水
小儿烧伤后,最重要的措施是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补液防治休克、纠正脱水。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补液的原则。在补液的同时,严禁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水分,警惕脑水肿发生。
对症处理
℃以上者要及时进行有效处理。首选冰袋物理降温,但对冷敏感者不宜使用,因任何冷刺激都会使病人出现寒战,使产热增加而影响降温效果[2],同时关闭烤灯、解开衣被通风降温;体温升高至39
℃以上者,及时给予药物降温,常用药物有小儿退热栓、新癀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高热引起惊厥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配合医生抢救。
创面护理
加强创面护理是控制烧伤患儿发热的根本措施。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间断性灯烤,定时翻身;对会阴部烧伤的患儿做好大小便护理,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行留置导尿,避免创面潮湿或腐烂,及时更换污染被服、无菌敷料。
做好保护性隔离
大面积烧伤患儿住单间隔离病房,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