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0 年 07 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Jul. 2010
第 16 卷
第 4 期
Journal of Inner M ong olia U niversity for N ationalities Vo l. 16 N o. 4
行走在边缘的诗人
试论初唐诗人王绩的隐逸与山水田园诗创作
王卫波
( 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3)
摘
要
隐逸诗人王绩一生处于政治边缘, 诗坛边缘: 其在隋唐易代之际, 选择了一种边缘的、非主流的
生活方式
弃官去职, 回归田园; 生活态度、生存方式既与时代主流价值观念格格不入, 诗歌创作也随之不
和时宜: 以其冷静描画的山水田园诗在初唐一片热闹的宫廷赞歌声中孑孑独立于诗坛的边缘。
关键词
王绩; 边缘; 隐逸; 山水田园诗
中图分类号
I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5149( 2010) 04- 0010- 02
隋唐易代之际的诗人王绩( 585- 644) , 字无功, 号东皋五年( 622) , 王绩三十三岁, 再度被征召, 以前扬州六合县丞
子, 绛州龙门人, 其人其诗的独特和价值早已被前人指出: 待诏门下省。贞观初, 因兄王凝弹劾侯君集, 君集与长孙无
无功能洗尽铅华, 独存体质。且嗜酒诞放, 脱落世事, 忌友善, 得罪了长孙无忌, 王绩受株连, 以疾罢归。贞观中又
故余性情最近。
1
赴选, 作太乐丞, 不久又挂冠归。这一去, 便结庐问渚, 纵意
王无功以真率疏浅之格, 入初唐诸家中, 如鸾凤群飞, 琴酒, 葛巾驱牛, 躬耕东皋直到贞观十八年( 644) 卒于家中,
忽逢野鹿, 正是不够得也, 然非入唐之正脉。
2
这就是王绩一生中的三仕三隐。
从上述两则材料评论其人
脱落世事
、其诗
非入唐之如果说, 第一次归隐更多的是出于安全考虑的话, 那么
正脉
来看前人已经意识到了王绩其人其诗的边缘性, 只是王绩又为何在贞观年间两次出仕而最终又选择归隐? 众所
没有用边缘性这一概念概括而已。周知, 贞观年间统治者的政治清明为士人提供了一个建功立
一、弃官去职, 回归田园: 行走在政治的边缘业的平台, 士人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 努力实践着儒家的政
王绩一生三仕三隐最终选择回归田园隐居不仕作为自治理想。但问题是在这建功立业的最佳时机, 出身于儒学氛
己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种与时代风尚、家族观念相背离的边围浓厚家庭的王绩为何没有选择士人主流的生存方式, 而是
缘性生活方式。一个人默默地回归田园? 其中缘由很大程度上是其性格所
在隋炀帝大业中, 王绩( 约二十多岁) 登孝悌洁举, 任秘致:
意竦体放, 性有由焉, 弃俗遗名, 与日已久。
(
答刺史杜
书省正字, 出为六合县丞, 不过由于
笃于酒德, 颇妨职务
而子松书
, 卷四) , 他散漫而迂阔的性格, 再加之嗜酒, 不仅使
屡被勘劾, 再加上隋灭动乱, 于是
遂托病风, 轻舟夜遁乃还他无法适应官场生活, 而且也断送了他的仕途。对此, 王绩
故乡
( 吕才
王无功文集序
) ( 除特别标明出处外, 论文中所内心非常清楚:
吾自揆审矣, 必不能自致台辅, 恭宣大道
引皆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