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16卷第 2期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3月 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
■文学艺术
用“读者反应”批评方法解读
詹姆斯·乔伊斯小说《阿拉比》①
李静
(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佛罗里达奥兰多 32816-1346;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083;
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
摘要: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讲述的是一个都柏林少年追求朦胧爱情,但最终梦想破灭的故事。根据
读者反应论的观点,读者所发现的意义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一种交易。《阿拉比》中主人公的经历类似于读者试图从文本
中获取意义的过程。作者在文本里使用的暗示、意象等写作技巧制造出一系列修辞效果引导读者去理解这个世界真正的
运转方式:孩童魔幻般的世界和世俗的成人世界,即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
关键词:读者反应批评;文本意义;《阿拉比》;幻想和现实
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35(2013)02-0140-03
[1]
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概述阐释准确性的标准更为重要。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是 20世纪 60~70年代美国兴起的尽管注重读者的文学批评的理论家们在许多问题上
一个文学理论重要流派,它挑战了传统的单纯对文学文本存在着分歧,但他们都反对那种认为意义生来就完整地、
和作者意图的关注。这个理论把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独立地存在于文学文本之中的说法。他们在基本原则上
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与接受。在阅读达成到了共识,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作品对读者的影响
过程中,读者是带着一定的意识形态和个人风格去接触文以及如何达到这个影响”。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强调的是文
学文本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带有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本的读者,他们认为,在文本意义的塑造上,读者的作用和
性。根据读者反应理论的观点,文本本身的意义并非完文本相同甚至超过文本本身,在不同程度上读者有助于创
整,意义的产生必须在阅读中通过文本与读者的双向交互造任何文本的意义。读者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是将他
作用,通过读者的感受而产生。阅读不再被看成客观的、(她)以前所积累下的生活经验,如记忆、信仰、价值观以及
毫无偏见的统一的过程,读者变成了文本意义创造过程当任何读者独特个体特征带入到解释文本的过程中[2]。读
中的积极参与者。文学评论的关注点也从“把文本看成是
者根据自己预先构建的要素(读者的理论立场)去影响、处
独立的审美对象”转移到去思索“当读者和文本结合时到
理、塑造文本的意义。因为读者反应理论批评家都同意,
底会发生什么”这个议题。在文学批评理论的历史舞台
(在不同的程度上)读者个体制造了文本的意义。他们认
上,“读者”继“文本”、“作者”之后闪亮登场,成为被关注
的焦点。为,任何文本都不会有最终的、被公认的、正确的、结论性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其实是一个汇总的名词,这个术的意义,相反会出现文本众多不同的、有效意义的解
[3]212
语是为了区分出一个研究领域,是指那些使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