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电信云南省电信有限公司2008~2010年市场发展规划
2007年6月
主要内容
对环境变化的判断
云南电信2008-2010年市场发展目标
云南电信2008-2010年市场发展策略
风险控制及保障支撑
对环境变化的判断
外部环境分析
A. 区域环境
B. 消费需求
C. 行业发展
D. 竞争趋势
区域基本概况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毗邻西藏,连接东盟,是我国和东南亚、南亚市场的结合部。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1个、二类口岸9个,与东盟的缅甸、越南、老挝3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云南是我国与东盟各国交往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云南省拥有丰富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水利资源、生物产业资源。此外,云南还占据“贯通两个大洋、连接三大市场”的综合区位优势
区域发展特点(1)
云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
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要把云南建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要求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特色产业方面的重大项目
十一五期间将出台《电信法》,电信监管形成以《电信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配套的完善的电信法律制度
随着WTO过渡期限的结束,将降低放宽外资进入电信行业的门槛,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行业政策与制度进行创新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要求电信企业积极推进农村信息服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并有效拓展转型业务
P
政策
E
经济
宏观经济方面: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GDP为8961元,跃上人均1000美元新台阶,%。根据云南省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区域经济合作: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即GMS次区域)的建设与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与支撑日益加强,目标是要使云南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台
云南属于欠发达省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云南省的经济和通信水平发展差别很大,城镇和农村的巨大差距,使云南省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通信消费群体发育缓慢
区域发展特点(2)
云南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相对于GDP的增长,云南省的人均GDP将上升较快,为通信消费的人均支出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随着云南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将明显提高。根据十一五规划要求,规划期五年将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以上,2010年的城镇化率达到35%左右,,贫困人口减少250万人
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2010年,%,%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S
社会
T
技术
网络融合:网络融合将促进下一代网络的形成以及各类网络在技术、业务应用、市场、终端、管制政策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并将催生出新的、广泛信息服务市场
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正由2G向3G过渡,同时,对3G以后的技术B3G的研究也被提到日程
软交换、IMS技术:软交换技术使得业务与控制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的体系架构成为可能,IMS技术使得固定移动网络的控制层面的功能融合成为可能
接入技术:各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使得FMC成为可能,将对固网运营商网络架构、业务模式、运营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数字家庭:家庭网络完成家庭内部各种设备资源共享、协同工作的网络,并通过与外部网络的连接,实现家庭内部设备与外部网络信息交流的目的,通过丰富多彩的业务和应用使用户享受到全新的生活体验
区域发展指标分析(1)
云南省2003~2010年GDP增长趋势(亿元)
云南省2003~2010年三产比例变化趋势
云南省GDP由2003年的2459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4002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预计从2007年开始,%%之间,2010年GDP达到5864亿元
云南省近几年第一产业比例逐步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加大,这也和云南省政府大力加强第二产业突出工业化核心地位是一致的。预计“十一五”期间,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三产比例达到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