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借助影像图画增强阅读效果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有一种“文人画”的说法,并以王维、苏轼、黄庭坚、米芾、李清照等等为代表,他们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哲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笔者不是画家,无意于探究他们的风格特色,只是在佩服这些文人绘画成就的同时,惊叹于他们何以又能取得优异的语文学业成绩?绘画在他们的语文学业成绩中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尽管语言心理学和生理解剖学已经揭示――语言的获得是人类天生就具有的能力,人类在学习与获得语言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关键期(2-9岁),过了关键期,学习语言就会变得很困难。但是从这些文人成名之后作品的成就来看,其所反映的内容并不就是他们关键期时候的生活。显然他们是后天获得了语言发展的良好环境。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听过某种动听的音乐,怎么可能写出描绘该种音乐的优美文字?如果没有看过某个风光旖旎的景致,怎么可能画出形象逼真的画图?而这些良好环境的表征,却是非得依靠视觉记忆不可的。这里,绘画不正是他们视知觉成果的外在显现吗?其令我们敬仰的文学作品,不也正是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对大量表象进行高度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典型性形象的结果吗?我们知道,艺术形象层面是文学的主体层面,是艺术表现的中心环节。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要重视绘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课本插图、教学挂图、音像材料、实物展示、社会调查、观察自然现象等教学方法的使用。
:依景体情
抒情类作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抒发或者表达情感,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体验或者揭示这种情感。绘画、影像、角色扮演、旅游观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而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正是解读和鉴赏最为有效的过程。因为情感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因素,包括各类情绪、情感、感觉、知觉、想象、联想、判断、推理等等。各种心理要素的交融过程即是情感体验过程。情感的发生和领悟属于人内心的主观产物,与人的成长环境、生存需要、知识水平、思想发展等等状态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只有身临其境,或者类似于身临其境,同时又具备了上述诸多因素,情感体验过程才有可能发生。
《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是作家高建群所着力描绘的作品。教学时,怎样才能使东部地区的学生体会到作者所谓的“雄伟”、“庄严”、“神圣”、“悲剧”、“卑微”、“平庸”和“惊世骇俗”等等一系列特殊的感想和感悟呢?高建群之所以会有这些感悟,是因为他有“每年都去一趟新疆并驱车在定西高原上奔驰”的经历,他有写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和散文集《西地平线》《胡马北风大漠传》的学识,他看过罗曼罗兰的作品《约翰?克里斯多夫》,听过《泰坦尼克号》中萨克斯管吹的音乐,等等。如果想让学生也有这些感受,无疑应该真实复活文本诞生的情境、增加学生的学识等等。但让学生都去定西高原,谈何容易?增加学识,一时半会儿更难达成。最贴切、最简便、最经济的措施只有播放三次落日的录像了。如果连这个录像也没有,最起码也应该看看课本第八十二面的《落日》和《火烧云》两幅插图。学生只有看到这些画面,才能理解课文中的描写,也才能更多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
又如《江南的冬景》是文学巨匠郁达夫的作品。其中的“寒村冬雨图”,集中表现了作者悠闲、洒脱的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