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古人植树趣闻录.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人植树趣闻录.doc

上传人:jiaxidong_01 2015/9/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人植树趣闻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人植树趣闻录
千百年来,古人植物的许多动人趣闻流传下来,至今仍激励着后人,成为我们的榜样。
庆功栽树早在西周,常胜将军沙俊其,每打一次胜仗后,都要命令全军将士在沙场上“人种一树,以庆武功”。此后,这一栽庆功树的规定便一直沿袭下来,将多种苗木遍栽于崇山峻岭之上。
杏林溯源三国时东吴名医董奉,医术精湛,施善济贫。为人治病,不收钱财。只要求治好一个轻病人,种1株杏树;治好一名重病人,种5株杏树。天长日久,他的四旁竟有10万余株杏树,人称“董林杏仙”。后来,每当杏熟,董奉就把它换成粮食,救济穷人,这就是历代传为美谈的“杏林佳话”。此后,“杏林”便逐步演变成医学界的代名词。
杨柳成名据古代小说《古河记》记述:隋炀帝登基后,下令开挖通济渠,虞世基建议沿堤种柳。帝许之,遂下令在运河两岸种柳,并赐柳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之殊荣,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之美称。
汉藏情谊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时,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植于拉萨大昭寺周围,以表达对柳树成荫的故乡之思念。因此,这些柳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成为汉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刺史栽松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十分爱树,被贬任忠州刺史时年年都要栽花种树,赋诗曰:“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有买花者,不限桃李梅。”他还写有《春葺新居》一诗:“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

荆公赋诗宋代改革家、诗人王安石极喜种竹,植桃栽柳,其赋诗曰:“乘兴吾庐知未厌,故移修竹似延雏”、“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移柳当门何啻王,穿松作径适成三”等。
柳引春风清末名将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下令军队在河西走廊咎柳树数十万株,人称“左公柳”。其幕僚杨昌浚写诗赞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将军护树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载十棵。”他驻兵北京,带领官兵广植树木,人称“植树将军”。驻兵徐州时,带兵广种树木,并写有一首护林诗以警示军民,“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编辑宜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