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毕业设计(论文)-浅谈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毕业设计(论文)-浅谈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doc

上传人:aidoc6 2018/10/5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毕业设计(论文)-浅谈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内容提要】张爱玲对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做到了完美的融合,达到了古典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学底蕴和深受西方文学思潮影响的审美品味,将中国传统文学的表现方法和西方现代小说的技巧完美地结合起来,加上她独特的艺术敏感、超常的想象力、女性的细腻、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笔力,创造出新旧交织、雅俗共赏的独特的现代性魅力。张爱玲小说在选材、表现手法和艺术结构方面,能够在传统风韵中凸现出现代个性,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渗透出现代气息,显示了其立足于古典文化基座上的现代性特征。【关键词】张爱玲小说现代性表现手法艺术结构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诞生了许多重要而复杂的作家。有些作家,似乎专门为文学史而存在;而有些作家,他们自身的存在,就足以构成一部简易的文学史——张爱玲就是其中的一个。张爱玲对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做到了完美的融合,达到了古典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学底蕴和深受西方文学思潮影响的审美品味,将中国传统文学的表现方法和西方现代小说的技巧完美地结合起来,加上她独特的艺术敏感、超常的想象力、女性的细腻、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笔力,创造出新旧交织、雅俗共赏的独特的现代性魅力。张爱玲的创作能够在传统风韵中凸现现代个性,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渗透出现代气息,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立足于古典文化基座上的现代派作家。读张爱玲的作品,必将指向现代性的思考。夏志清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确认张爱玲在宗教关怀、道德表现、心理描写等方面超出了同代中国作家,达到或接近了西方现代作家的高度;李欧梵分析张爱玲的创作与颓废之间的关系,也从一个独特的现代性视角确认了张爱玲的现代立场;孟悦通过对张爱玲现代感的细致分析,揭示了中国文学中所蕴含的独特现代性。[1]本文就张爱玲小说的内容、人物、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其现代性。张爱玲小说选材的现代性张爱玲的小说世界是荒凉世界,荒凉是她小说的主旋律。张爱玲为什么形成这么一种艺术特色?这同她当时所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张爱玲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上海封建遗少家庭,对上海十里洋声场的各种丑恶现象有详细的了解。张爱玲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环境主要是上海租界。笔下人物主要是在租界生活的遗老遗少、假洋鬼子一类,这些人朝不虑夕、醉生梦死,犹如社会上的行尸走肉。这些人正“走向没有光的所在”。应该说荒凉是当时社会现实的艺术概括。张爱玲的小说虽没有宏大的社会场面,但比较真切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特别对人性的揭示更是入木三分。张爱玲的小说也可以说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其哀歌的主旨,不是对社会的批判,更谈不是对社会的改造,而只是在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都市背景中,展示人们精神的堕落与不安,展示人性的脆弱与悲哀,她更着意的是故事的意境,视角虽低却看得极深极透,刻划出一个苍凉的彻悟的人生境界。她不讲形式上的哲理,而只是从切肤的生命体验中去玩味人性,然后用丰富的意象、繁复的色彩、天才的妙喻表达出来,构描出一幅幅浑成的诗意。因此陈思和谈论道:“她的作品在精神内涵和审美情趣上都是旧派小说不可比的”。[2]张爱玲笔下的日常生活是庸俗、琐屑、无聊的,是一种存在处境,人生的荒诞与荒凉在《金锁记》中被诠释演绎到了极点,不仅描写了一段苦涩的婚姻,也描述了一个女人的疯狂。小说主题人物的现代性张爱玲对人性“现代”感悟也体现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描绘出了现代人的多重变态性格和精神因素。人物的生活场景是充满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丑恶世界,物生活的世界是非常灰暗的,往往被不幸所主宰。《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倾城之恋》等作品里主人公在伦理道德上总是存在严重的缺陷,要么是心理扭曲的报复狂,要么是浑浑噩噩的无能之辈。作者笔下的世界从来没有阳光灿烂的,作者喜欢营造一种暗色调查来衬托人物。《金锁记》中曹七巧就像是一头困兽,一生都是在欲望的牢狱中挣扎,在***与金钱欲的交织、冲突中,由一个曾经天真的少女变成了一个心理扭曲的疯子,由此反映出传统文化的衰落和西方现代文化对传统文明的巨大冲击。在人物心理刻画上,张爱玲显然受到了弗洛伊德等现代心理学家和现代西方心理小说的影响,人物的心理变化常常随着画面的展现得以外化。如《金锁记》中作者用了电影中常用的“溶入溶出”的方法:“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幅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了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山水屏条的淡出和人物遗像的淡入自然完成了十年时间的跨越。此外,以逆时序的“闪回”手法来表现心理的变化在小说中也比比皆是:哥哥的到来钩起七巧的青春记忆,而幻景中与屠户之子朝禄的调情,再由生猪油的气息想起丈夫没有生命的***。感伤、欣慰、黯然,这些细微的心理变化,都集中表现在几个画面的之中,时间也因此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