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榆林风俗1.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榆林风俗1.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10/5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榆林风俗1.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榆林的风俗****惯中,有一大特色是:节日众多,号称“三大节、八小节、二十四个渣渣节”。每一个(农历)节日,人们都会以不同的饮食方式来庆祝。
大年30除夕,早饭后祭祖上坟,回来后贴对联,挂红灯、垒火塔塔、点长夜灯、合家欢乐吃年夜饭守岁,给小孩枕下放压岁钱。
就是传说这个夜晚会有个叫夕的鬼,
正月二十三,是老君爷的生日,要吃擀杂面、拌疙瘩,即“牙痛疙瘩腿疼面”,吃了之后,老君爷会保佑当年牙不痛,腿不疼
正月十五转九曲转九曲转九曲”民间也称“转灯”,它城城连环、城城相套;复杂多变,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属于一种民间风俗性祭奠活动。人们为的是求神灵保佑,在一年内驱逐邪魔,消灾免难,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二月二,龙抬头,男性均要剃头理发“揭龙盖”,好让龙王爷开始上工,祈求风调雨顺,晚上睡前吃点冷黄米馍,叫“咬蝇子”,吃了之后就不会受到蚊虫伤害。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禁忌烟火,要吃冷食,即吃头一天已做好的黄米摊黄、凉拌黑豆芽等。
四月八,浴佛节,还吃摊黄,有“四月八,不吃摊黄不得发”之说法;
五月端午吃粽子,喝雄黄酒,粽子的形状如“三角蝙蝠”,人称“三角四楼房,珍珠抱红娘,想吃红娘肉,解带***裳。”
六月初,羊壮麦熟,便有了“六月六,新白面馍馍煮羊肉”之节日,现在已改成了“六月六,茄子熬羊肉”了;
六月十九佛诞节,以素食为主,主菜为西葫芦(或南瓜)炸豆腐,也叫“罗汉菜”,吃了此菜能和佛结缘,结下善缘;
七月十五,祭鬼神节,要蒸面花祭鬼神,人吃了祭鬼神的祭品面花后,鬼神就不会前来打扰了;
立秋日,吃秋豆饭(由10余种杂豆混合熬制而成的粥),以祝贺五谷丰登;
九月九,重阳节,家家户户炸油糕,糕也叫寿糕,大人小孩吃了会高福高寿、步步高升的。
十月一是鬼节,要给祖坟送“寒衣(纸糊衣装)”,家中要炒豆子,即炒寒气,希望祖辈都平安;冬至日,煮羊头羊蹄,也叫“熬冬”,熬热冬天,冬天就会太平。
腊月初八吃焖饭,人们说了一年的话,也累了,该歇歇了,这天吃饭时不须说话,否则会导致多嘴多舌的;
腊月二十三是灶神节,要祭祀辛苦了一年的灶神,灶神也将上天给天神汇报一年来的工作,除夕夜才能回来,因而得用最好的菜肴祭供,让其“上天言好事,下宅降吉祥”,以求得来年吉祥如意。
另外,正月初六是小年,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七月初七七巧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等,这些节日,人们同样会备办不同的佳肴欢度的。
同时,榆林民间的礼节也特别的多,并集中体现在了餐桌上。仅以婚丧嫁娶为例,在丧事上,老人病故要吃伏三饭,近亲邀请亡者家属收泪饭,百天和周年结孝饭,老人亡故头年吃阴生饭等。在婚事上,女方邀请男方“婚事初谈”要吃见面饭,女方到男方家看家饭,婚事谈成送话定亲饭,婚前女方亲戚邀请抹脸饭,结婚穿装下剪裁衣饭,结婚当日宴宾饭,婚后三日回门省亲饭,女方过门头年知生饭、女方怀孕产前双方近亲邀请催生饭,生下婴儿洗三饭,产后娘家请女离窝饭,时过一月婴儿满月饭,上了百天百岁饭,婴儿周岁头岁饭等等。
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榆林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独步一方,在榆林城之外的其它地方是很难见到的。因此到榆林品尝多姿多彩的传统美食,领略魅力无限的榆林饮食文化,定会让中外嘉宾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
婚礼
在礼俗方面,有特色的要数结婚,合龙口两件大事了。榆林解放前普遍实行早婚,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