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思维桃花朵朵开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捕捉了大量数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精彩镜头,希望在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中选取特有的数学信息,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是一堂课嘎然而止后,学生的作业和练面的想象和枯燥的计算上。于是,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我力求改变常规的作业方式来延伸课堂追求,以新颖特殊的作业形式吸引学生、提供给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独特智能的机会,让班中学生在数学思维的成长上呈现出“桃花朵朵开”的美景。
例如在教学第十二册数学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时,总结以前学生在学习形体知识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我设计了这样一系列特殊的作业:
(1)预习作业是用书后纸样在劳动课上完成圆柱和圆锥的制作。目的是让学生提高兴趣、为课堂提供直观材料。
(2)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后布置的作业是先将所作的圆柱和圆锥分解成几部分,量出你认为重量的数据,并做比较,得出结论。然后根据所得结论再独立制作新的圆柱和圆锥。目的是让学生再次经历课堂实验过程,在动手中发现侧面与底面的匹配很困难,促使学生探究构成侧面与底面存在的关系。
(3)在教学“圆柱的体积公式”后布置的作业是分组观察教师带来的圆柱拆装模型,讨论比较,得出结论。目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等分圆柱的实验,帮助部分学生消化课堂知识,为空间想象多一份形体经验,降低有困难的学生的抽象想象,避免了让学生做大量枯燥的书面题目来巩固新知的过程。
……
从这一系列特殊形式的作业中,学生得到的是比读写一个公式,计算一个答案更重要、更可终生受用的东西。综合归纳起来,设计这些特殊作业对学生思维成长的有效帮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投其所好,渐入佳境
这样的特殊作业学生是非常乐于接受的,连平时不爱写作业的那几个学生也积极的向我汇报他们的总结成果。因为这种开放式、操作型的作业让学生感觉在玩,而玩是他们的长项。在手工活动或观察猜想或小组讨论中学生的感觉是轻松自在,而学生特有的好奇和好胜心,又自然而然的促使他们延伸出对问题的关注,相互“攀比”对问题的解决方法,甚至挑战问题的设定,联想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延伸,比较他人与自己的差异,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甚至探究数学的目的……。很多的几何图形面积的学习都可以采用这一作业形式,例如第九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单元的课后练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课上学生的反映情况来看是个难点,我设计的作业就是的动手制作一个四个角可活动的长方形,拉一拉,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而来巩固和化解难题,帮助学生理解了,就不需要去做大量重复的类似题目了。
二、发挥所长,弥补差异
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人的每一种智能都没有优劣之分,传统的教育和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就好比要将一只大缸灌满水,力气大点的人可以提个大桶三五下就将大缸灌满,力气小点耐心好点的人可以用个小瓢慢慢灌满,只要个人尽力,谁都是无可挑剔的。例如班级中有些学生长效记忆较弱,课上的知识过不久就容易遗忘,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强,他们能认真的完成布置的手工作业,直观数学推导演义过程后,他们的头脑中才能产生不易遗忘的记忆线索。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发挥所长,弥补差异,达到殊途同